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三农前沿 >> 正文

“农金村办”让农民足不出村享受金融服务

发稿时间:2018-08-16 08:48:00 来源: 农民日报

  为增强农村金融的可得性,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立足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在村里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借助这个设在农民身边的金融服务室,实现了村级行政资源和金融服务的有机结合,破解了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农户金融知识缺乏、金融机构力量不足等问题,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获得各项金融服务,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这一做法被当地同志形象地概括为“农金村办”。

  一、主要做法

  2009年,田东县在祥周镇中平村设立了第一个“三农金融服务室”,开始探索“农金村办”。2013年全面推开,在全县167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服务室成员由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贫困村“第一书记”、村“两委”、村里经济能人组成,主要负责信用信息采集、贷款调查、还款催收、保险业务办理、金融知识宣传等,把原来需要到银行柜台才能办理的业务前置到村一级。田东县以“三农金融服务室”为平台,在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支付体系、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

  一是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田东县2009年启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三农金融服务室”入户收集农户信用资料,根据家庭劳动力数量、婚姻状况、家庭责任感、人口素质和技能等指标,将农户信用评定为A、AA、AAA三个等级,并张榜公布,且根据农户信用变化情况实行动态调整。截至2016年末,全县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7.2万户,基本实现了应评尽评。“三农金融服务室”累计协助5.9万农户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22.8亿元。田东县成为全国第一个“信用县”,并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授予的“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称号。

  二是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田东县利用“三农金融服务室”广泛布设银行自助设备,截至目前共布放了154台ATM机、2011台POS机、249台“桂盛通”电话支付终端,在广西第一个实现了金融网点跨行资金汇划乡乡通、ATM机乡镇全覆盖、转账支付电话“村村通”。通过“三农金融服务室”的业务宣传,共发行各种银行卡93.90万张,人均2.18张,个人网银、短信通等服务方式得到广泛使用,创建了广西第一条银行卡刷卡无障碍一条街、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联系点”。农民利用“三农金融服务室”,通过“一个小商铺+一台POS机+一根电话线”,足不出村就能转账、汇款、还款、缴费、余额查询、小额存取款。随着农村网络设施的完善,农民越来越多地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结算平台完成相关业务,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度进一步提高。

  三是做实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为解决农民金融知识缺乏的问题,全县各金融机构利用“三农金融服务室”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送资金、送信息、送金融知识”服务活动。结合实际,由村级金融服务室工作人员向农户宣传介绍各类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及其办理流程等内容,帮助农户计算存贷利率,分析贷款被拒绝的原因,手把手教会农户自助机具的使用方法等,提高了农民利用金融资源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为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三农金融服务室”根据农户信用评级相关信息、贷款申请材料和实地调查情况及时向金融机构报告农户贷款需求,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监督贷款使用情况及农户反馈的其他信息等,极大地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工作成本。如朔良镇那娄村是地处偏远的贫困村,该村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室”后,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计划,“三农金融服务室”向金融机构提出发放贷款支持该村发展柑橘种植产业。2009年以来,田东农商行通过服务室为该村农户授信185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2890万元,发展柑橘产业5500亩,2014年该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贷款余额由2009年的零元增长到2016年末的656万元。

  四是健全有效监督约束机制。田东县政府把推行“农金村办”工作列入各乡(镇)的全年考核目标,将各乡(镇)通过“三农金融服务室”获得的银行贷款金额、贷款逾期率、被停牌的行政村数量等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三农金融服务室”接受群众、当地银监部门、政府三方的监督,承诺收集信息及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出现提供虚假信息及材料、隐瞒贷前调查真实情况、不依据调查情况出具调查意见等行为的,金融机构将停止与该行政村合作,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