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三农前沿 >> 正文

五年来我国妇女脱贫工作综述

发稿时间:2018-10-27 11:20:00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凝聚巾帼力量创造出彩人生

  ——五年来我国妇女脱贫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中央有号召,妇联有行动。全国妇联围绕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奉献巾帼之力,在“巾帼脱贫行动”的火热实践中创造出彩人生,唱响巾帼之歌。

   高度重视关爱贫困妇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妇女一个不能掉队。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妇女脱贫问题。

  5年脱贫近7000万人,约半数是妇女——

  统筹安排,同步实施,整体推进。《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将妇女儿童作为重点扶贫对象纳入国家全方位扶贫战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把缓解妇女贫困程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放在优先位置,帮助、支持贫困妇女实施扶贫项目,鼓励、支持以妇女为主的扶贫经济实体的发展。

  顶层设计,加大力度,多措并举。在脱贫攻坚中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健全留守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妇女小额贷款实施力度。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贫困地区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扩大到所有贫困县,加快建立贫困家庭“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

  政策推动,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全国妇联与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人社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大力推进小额贷款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脱贫致富的通知》《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的通知》等专项精准扶贫政策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扶持妇女脱贫的具体政策措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贫困妇女倾斜,确保贫困妇女与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大力实施妇女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截至2018年6月底,已累计发放贷款3597亿元,获贷妇女634万人次,中央及地方落实财政贴息资金392.29亿元,贫困妇女成为扶贫资源的获得者和扶贫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全国妇联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累计为7398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了免费宫颈癌检查,为1364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了免费乳腺癌检查,2018年底将实现贫困地区所有县都覆盖到。全国妇联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项目”,累计救助10.22名贫困患病妇女,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聚焦精准贡献巾帼之力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妇联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半边天”力量。

  全国妇联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深入推进“巾帼脱贫行动”,提出立志脱贫、能力脱贫、创业脱贫、巧手脱贫、互助脱贫、健康脱贫、爱心助力脱贫七项任务,引领广大贫困妇女早日实现精准脱贫。

  突出区域特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质,发展手工编织,实现巧手脱贫。各级妇联在832个贫困县建立2137个妇女手工协会,带动100余万贫困妇女宜绣则绣,宜剪则剪,宜编则编,实现灵活就业、巧手脱贫。一把剪子一根针,贫困地区妇女发展手工年增收可达5000元以上。

  在贵州,“锦绣计划”培训绣娘6.5万人次,“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贫困妇女用双手绣出美好生活。在河南商水县,“巧媳妇”工程覆盖70多个贫困村,约10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年创产值约30亿元,让妇女有活干、有钱挣,让孩子不留守、老人不空巢。在山东菏泽,“巾帼扶贫车间”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扶贫模式,让5万贫困妇女搭上脱贫快车。

  注重金融扶持,用好小额贷款,各级妇联配合扶贫部门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89.18亿元,帮助107万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解决资金瓶颈,实现创业脱贫的梦想。

  “做给妇女看,带着妇女干。”在贵州盘县,鸡场坪中屯种养殖合作社19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在巾帼脱贫女能人带领下,实现了就业增收。像这样的“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全国妇联已经创建了336个,每个基地每年结对帮扶10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带动各地妇联在贫困县创建1.38万个妇字号基地,扶持由妇女创办领办的家庭农场、“农家乐”和各类农业合作社30多万个,直接带动148多万农村贫困妇女发展生产、创业增收。

  开展家政扶贫,对70多万名贫困妇女进行了家政培训,帮助40余万“能走出去”的贫困妇女转移就业,涌现出山东大姐、陇原妹、龙妹、皖嫂、好苏嫂、红杜鹃等一批“妇字号”家政扶贫品牌,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开展巾帼电商扶贫,培育一批“巾帼电商”“网姐”“母亲电商”品牌,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帮助43.9万贫困妇女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脱贫。

  众人拾柴火焰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募集社会扶贫资金39亿元,建设“母亲水窖”9600口,发放“母亲邮包”57万个,发放“母亲健康快车”788辆,“春蕾计划”资助110万贫困女童,“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为100万名婴幼儿提供营养包,捐建874个“儿童快乐家园”,救助60余万名脑瘫、听障、白血病等患儿及家庭,为数千万贫困妇女儿童带去党和政府的关爱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不等不靠激扬巾帼之志

  扶贫先扶志与智。各地妇联大力开展“巾帼脱贫大讲堂”“小康路上姐妹同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激发贫困妇女脱贫内生动力。2016年以来共举办扶贫宣传活动10万多场,吸引1136多万贫困妇女参与。

  昔日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四川省妇联向凉山州12万户贫困妇女家庭赠送“五洗”用品,教育引导彝区贫困妇女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一个女人一个家,自力更生脱贫兴家”正成为贫困妇女主动脱贫的共识。

  全国妇联大力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妇女脱贫示范培训,编写发放《农村妇女脱贫攻坚知识丛书》,推动政府逐步提高贫困妇女在各级各类普惠性培训中的比例……广西自治区妇联把家政“大篷车”开进壮乡侗寨、开进山歌赛场,培训妇女6.64万多人次,带动1.67万名贫困妇女就业。据统计,各地妇联以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农村电商为重点,共组织690多万贫困妇女和骨干参加政府和妇联开展的扶贫培训。

  改革激发动力,凝聚巾帼脱贫力量。西和县兰湾村妇联执委侯发娃,在妇联帮扶下创办了养蜂合作社,结对帮扶全村20多名贫困妇女养蜂脱贫。全国妇联深化基层妇联改革,推动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一个村妇联队伍由原来一个人变成了十几个人的团队,在贫困地区开展“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活动,组织乡村妇联执委与3-5户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结对帮扶,极大激发了基层妇联组织活力,增强了巾帼脱贫力量,引领更多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不让须眉彰显巾帼风采

  “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帮了我,我富了也不能忘了乡亲。”王喜玲是宝鸡市扶风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经历患上癌症、丈夫车祸去世等沉重打击后,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通过种植苗木、做苗木经纪人,艰苦创业,不仅使自己脱了贫、致了富,还帮助和带动了身边的贫困户一步一步走向脱贫。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联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余留芬,带领村民把村集体资产从0起步,干到现在的76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从800元到18600元,三个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40户1088人全部脱贫。

  具有四级肢体残疾的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太平沟乡石虎沟村农民刘红霞,一边照顾卧床的丈夫,一边照顾上小学的女儿,一边依靠坚韧的毅力养殖黄牛和种植五味子,预计五味子可年增收5万元。一家人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这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巾帼脱贫的一个个缩影。她们立足家园,巧手创业,富裕不忘乡亲,产业带贫,撑起了乡村经济的半边天。她们自立自强,勤劳奋斗,争先脱贫,体现了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彰显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风貌,展现了不甘贫困、弱鸟先飞的时代风采。

  今朝襄盛会,巾帼谱新篇。2018年10月,中国妇女十二大即将召开,这是推进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盛会,必将进一步凝聚巾帼脱贫力量,团结引领更多贫困妇女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半边天”力量!(本报记者李海涛)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