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三农前沿 >> 正文

人居环境大整治丨山西长治:清洁村居美太行

发稿时间:2018-10-30 06:19:00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人居环境大整治】

  山西 长治县:清洁村居美太行

  本报记者马玉文/图

  走进山西省长治县南宋乡南宋村,雾气氤氲,恬静整洁的村庄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如诗如画,颇有几分江南水乡之意。

  清晨七点,响着欢快乐曲的垃圾清运车准时开进南宋村,沿着熟悉的线路把一个个垃圾箱带走。此前,村民们已经将家中的垃圾分类,分别倒进街巷里的垃圾集中箱。清运车最终会开到南宋乡有机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分拣,餐厨垃圾经过专业设备处理变成有机肥料。建筑垃圾和其它不易腐烂的生活垃圾会运往县城,进行资源化利用。

  这样,农村垃圾实现了从分类投放、分类收用、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置的链条化处理。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在南宋乡渐渐成形。随着垃圾分类机制的推进,长治县的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3个省级、5个市级、60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今年新创建1个省级、2个市级、20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从今年开始,长治县抓住农村垃圾处理这个“牛鼻子”,统筹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构建起县乡村企联动的共建共享机制和建管并重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行乡村垃圾分类和循环处理利用模式,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粗放集中转为分类集中

  明确农村垃圾处理为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集中收运垃圾,升级处理方式,从粗放的填埋焚烧向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迈进

  

  图为山西省长治县永丰村一角。

  长治县位于太行山脉西麓,居上党盆地,群峰环绕,山水秀丽。这里的村庄如同一颗颗明珠点缀在太行山间。就在半年之前,南宋村的村民还并不知道垃圾需要分类,甚至可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近年来,长治县狠抓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在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庄,重点解决饮水、修路、用电、建房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在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信息等公共服务。

  农村环境整治,垃圾处理首当其冲,生活垃圾更是治理的难点和痛点。长治县的做法是,给每家每户发放垃圾桶,街口配备收集箱,垃圾车定点进村收垃圾,集中运送到村外处置。

  同时,组建乡村环卫队伍和环卫监管机构,配备农村清扫保洁员1556名,新建垃圾转运站3个,建设规范处置点30处,投入专项资金612万元,购买垃圾处理车108辆,人力垃圾三轮车418辆。

  “集中收运垃圾,长治县形成了垃圾桶、保洁员和垃圾清运车进村的农村垃圾处理制度。实现农村垃圾出村不落地,有效解决了垃圾山、垃圾围村的问题。”长治市农委副主任郜起珍说。

  然而,粗放的集中处理方式并没有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依然留下不少的苦恼。

  “之前,垃圾在收集时不分类,村民一股脑把干的湿的混倒在一起,放在家里,会散出臭味。清运车来运垃圾时,常常又是污水满地流,气味难闻。”南宋乡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主任郭创广介绍。尤其是到了夏天,垃圾留下的污水招惹来不少的蚊蝇,村里满是臭味,道路难行。时间长了,村民都绕着走。

  “这种粗放的集中处理方式还体现在对农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虽然解决了垃圾出村,但却留下了土壤、空气、地下水等二次污染的隐患。”郜起珍说,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农村垃圾的最佳解决方案。

  既要回到源头思考垃圾分类,又要从终端解决垃圾危害,长治县由此再出发,对标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始对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升级革新。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