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三农前沿 >> 正文

看”枫桥经验“五十五载如何迭代升级

发稿时间:2018-11-10 09:12:00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五十五载坚守为民真谛

   ——浙江省迭代升级“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纪实

  图为嘉善县洪溪村康庄公路村务公决现场。

  当记者一行奔走在之江大地实地探看当地迭代升级“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的样本,从金衢盆地到浙北平原,自西南而东北连续一周之后,站在浙江省嘉善县天凝镇洪溪村,目睹恬静宜人的“小桥流水人家”,直观领悟到“枫桥经验”大道至简,五十五载历久弥新,有效助力乡村善治的真谛在于: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为了群众:民惟邦本

  大浪淘沙,在时光的河流里,最终能刻下印记的人事代谢终究罕有。肇始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由于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基层治理理念与技术的流变,无疑算得上一个。那么,拂去时代风烟,“枫桥经验”半个多世纪历久弥新,到底精髓何在?

  满树繁花照眼明,是记者一路见证浙江各地在党建引领下探索、创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深感受。在绍兴,这是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多元调解纠纷解决机制和帮教工作传统;在衢州,这是建民情档案、定期沟通民情、为民办事全程服务的“三民工程”;在金华,这是率先深化完善村务监督制度的“后陈经验”;在湖州,这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善治的“两山理论”与“乡贤参事会”;在嘉兴,这是以自治内消矛盾、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的“三治”融合模式;在台州,这是以绿色公约、绿色货币、绿色调解为内容的美丽乡村治理“三绿”模式;在丽水,这是党员干部积极绘制“民情地图”,立体化服务群众不离心;在宁波,这是茁壮成长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宁波解法”;在温州,这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全科网格”建设;在杭州,这是互联网之都探索大数据时代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在舟山,这是以“连队化+科技化”管理创建和谐大工地的海上“枫桥经验”……

  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专题调研过浙江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如何炼成的。在他看来,党建引领是“枫桥经验”的政治优势,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必然要固本强基。同时,务必牢记“为了群众”是一切的出发点,更是“枫桥经验”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要义。

  诚如斯言。浙江省龙游县司法局经济开发区司法所负责人方颖用一个事例,讲述了当地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入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故事:2018年7月,开发区内金星大道实施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其中一个路段拟将路旁道路斜坡改造成阶梯确保行人安全。没曾想司法所接到路旁商铺业主投诉,反映说道路改造成阶梯将影响店面生意,而路面安全问题可通过划定停车位解决。司法所及时对接,并协调召集论证,规划部门最终接受业主建议。

  见微知著。这样的故事只是龙游县近年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该县通过升级村规民约、制定居民公约、独创企员共约,不断适应时代要求,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今全县262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全面升级,每月“无矛盾纠纷上交村”达到240多个。

  归根到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实质,就是解决好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中增进与群众感情,在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赢得群众信任,在维护群众权益中获得群众支持。

  发动群众:民力无穷

  提起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如今广为人知的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发源地。漫步余村,记者被村务公开栏“民情回音壁”里一张张民情回应书所吸引,五张回应书里清楚载明针对问题给出反馈的时间均在当日或次日。对此,村委会主任俞小平把及时回应归功于村里遇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传统。

  民心可嘉,民气可鼓。传承“枫桥经验”精髓,余村人十多年前发动群众,达成民主决策,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走上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十多年后,余村人又发动群众献计献策,以锣鼓和鲜花成功取代烟花爆竹,实现禁售禁放,并将“双禁”写入村规民约。余村人的这一项先行先试,后来复制推广到天荒坪镇11个村,实现全域“双禁”。

  跟余村的治理实践异曲同工,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也是坚持问题导向,发动群众、信任民智,走上“三治”融合之路,催发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又一朵并蒂花开,探索出“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善治新路径。

  肇始于越丰村的浙江省第一个村级道德评判团,目的在于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此基础上,高桥街道后来带头组建“一约两会三团”,作为推动“三治”融合建设的有效载体,“一约”是指村规民约,“两会”指百姓议事会和乡贤参事会,“三团”则是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及道德评判团。如今,“一约两会三团”已成为嘉兴市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治理的“金名片”,引领乡村治理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迈进。

  “知屋漏者在宇下”,群众首创是“枫桥经验”的动力源泉,总结、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更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的纺织和服装业闻名全国,仅下属的织里镇纺织服装企业就超过1万家。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口只有10万人左右,而外来人口高峰时超过30万人。吴兴区依靠群众并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政府与新居民之间搭建桥梁纽带,塑造出一支“平安大姐”志愿者队伍。

  全年无休的“平安大姐”志愿者团队,系由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的23名女性新居民组成,自2015年年底成立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600余起,成功率95%。

  深秋时节,记者在“平安大姐”社会工作室见到了徐维笠、胡艳杰、马玉兰等多位“平安大姐”。来自河南的胡艳杰回忆起2016年12月她参与调解的一起劳资纠纷,当时一位服装厂老板经营不善,拖欠33位工人45万元工资,接到工人求助后,她和其他几位“平安大姐”经过数日短信、电话沟通,终于让劳资双方接受面对面调解,并说服老板多方筹款发放工人工资。

  “平安大姐”并非一枝独秀。事实上,就发动社会力量、动员群众组织投身基层治理而言,浙江省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社会组织从2007年的2.4万个增加到2017年的5.1万个,十年翻一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9.2个。在衢州有“邻礼会”以礼促治、以礼睦邻;在柯城有“红色物管联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德清有“德清嫂”美丽家园行动队、“新财富”兴业帮扶指导队、“老娘舅”平安工作队各司其职;在桐乡有“乌镇管家”解纷争、报险情;在诸暨有“红枫义警”夜巡参与平安建设;在杭州有“武林大妈”穿街走巷护平安……数不清的志愿者队伍,奔波在乡村治理第一线,凝聚群众智慧,“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