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邮箱: youthdiyishuji@163.com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有为”和“不能为”的边界在哪儿?

http://www.youth.cn 2018-10-08 00:00:00 中国青年网

 

  政治路线确定了,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相较于个别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思响哥(ID:rmltwz)注意到,部分干部不适应发展新形势,出现本领恐慌的情况更为普遍:观念钝化“不想为”、知识老化“不善为”、能力弱化“不能为”。

  当下,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领导干部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有热情积极有为,更要防范毁坏发展质量。如何把控好“积极有为”和“不能为”的分寸边界?一起来看人民论坛杂志的最新解读!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9月中及人民论坛网

  作者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李鹏

  01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行动坚决不能为!

  党的十九大确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打好风险防范、扶贫攻坚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三场战役是顺利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三大块发展基石,由此,现代化基础更为牢固,反之,则可能要重走回头路、代价难以估计。

  当前,一些政府领导干部在三大攻坚战面前暴露出焦虑和畏难情绪,在繁重的压力和任务面前畏手畏尾,不担当、不作为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普遍现象。这种对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不能为”的行为,甚至极端化阴奉阳违的“假作为”,尽管有看似合理的各种主客观原因,但实际上是不符合“四个意识”要求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被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

  出现这种“不能为”的实质性原因是,目前针对各级政府干部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个别领导干部枉顾国家和集体利益,主要从自身利益得失来决定愿为、能为与不能为,加之因缺乏有效的政策决策参与途径和机制,许多基层党员群众只能够眼睁睁看着,不能发挥监督和制约作用,导致这种失能行为持续产生而且有扩散迹象。

编辑:杨维琼 来源: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