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凉山贫困户的孩子成了扶贫干部

发稿时间:2020-09-22 09:15:32 来源: 红星新闻

  “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志存高远’、飞出‘穷窝’、改变命运。”

  他叫马立志,是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前进乡前进村驻村第一书记,也是今年选派到美姑县的一名决战收官攻坚队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他是一个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读完高中、顺利考入大学,真正走出了大山。2018年大学毕业后,他考入甘洛县司法局,并毫不犹豫地提交了报名申请,来到前进乡前进村担任第一书记。

  贫困户家庭走出的孩子

  大学毕业成了扶贫干部

  “从山里走出来、再走进山里去,几年后,我也成为了千千万万名帮扶干部中的一员”

  “我是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出生在凉山州盐源县,十三岁时家里为了供哥哥和我读书搬到云南省宁蒗县。父母都是农民,全家收入仅靠几亩山地,父亲身体一直欠佳,还要供我们兄弟俩上学。”在马立志的记忆中,“入不敷出、举步维艰”是他们一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样日子到了2014年。这一年来家里的人突然多了起来,父母也经常被请到村上去开会。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立志回忆,来家里的人,有县上的领导,有乡(镇)上的干部,还有驻村帮扶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大家忙里忙外,帮父母办理医疗保险,帮我们规划产业,还有好心人给正在上学的哥哥和我送来书本文具。”

  马立志说,国家政策的扶持、各级干部的倾力帮助,让家里的生活很快迎来了希望——父亲治病有了保障,医药费基本都能报销,“看病难”成为过去时;母亲不用再担心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帮扶干部通过以购代捐、联系销售等畅通产销渠道;他和哥哥也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读完高中、顺利考入大学,真正走出了大山。

  现在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国家政策好啊,以前想都不敢想日子能这么好’。”马立志表示,脱贫攻坚让他们一家人走出了困境,更成为深深印在他心上的梦想:“一定要牢记恩情、奋发图强,不仅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改变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曾经在困境中生活的人。”

  大学期间,由于家里是贫困户,他获得了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还获得了爱心人士的资助。2018年大学毕业后,马立志考入凉山州甘洛县司法局。“当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通知下发时,我仿佛被什么击中了心头,一幕幕往事像幻灯片一样从眼前掠过:家乡小山村里帮扶干部忙碌的身影,父母乡亲绽放的笑颜,和自己心中最深处那个最执着的信仰。”

  因此,马立志毫不犹豫提交了报名申请,来到前进乡前进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山里走出来、再走进山里去,几年后,我也成为了千千万万名帮扶干部中的一员。”

  乡亲们从质疑到接受他

  今年三月开始“扶贫第二战”

  “我最高兴的,是乡亲们渐渐熟悉并接受了我这个‘小马书记’……”

  亲身经历过脱贫攻坚的马立志,刚开始的驻村工作却不像想象中那样“信手拈来”,现实给了他迎头一击。“一个小娃儿,你能做啥子?”这是他初来乍到听到最多的话,心存怀疑是村民们对我这个90后彝族小伙的第一印象。

  “我明白,要解开脱贫这个‘疙瘩’,首先要解开群众心中的‘疙瘩’。”马立志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39户贫困户以及常驻在村的62户非贫困户,和他们谈心事、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想法。帮村里新修了2个蓄水池、1条产业路,新成立3个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39户贫困户173人参与,帮助群众增收11万元。

  “记不清磨破了几双鞋、晒脱了几层皮、减掉了几斤肉,但这都不算什么,我最高兴的,是乡亲们渐渐熟悉并接受了我这个‘小马书记’……”

马立志在走村入户,了解情况

  驻村帮扶的同时,马立志也做起了“兼职家教”。他向派员单位申请经费购置学习用具等,在文化室内开辟了“自习室”,辅导孩子做功课;又通过发放小礼品的鼓励方式,引导村民们开展农闲学习。“现在的我,是大人口中的‘小马书记’,是孩子眼中的“小马哥哥”,也是村里学生的‘小马老师’,不论哪个称谓,都是我融入前进村的一种荣誉,更是我驻村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三月末,全县要统筹40名帮扶干部到美姑县支援脱贫攻坚工作,马立志主动领战前往,以一名“决战收官攻坚队员”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扶贫第二战”,来到了离美姑县城最远的树窝乡斯一勒比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从贫困户到帮扶干部

  他享受扶贫带来的成就感

  “我很享受贫困户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庄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所带来的成就感……”

  “发挥经验优势、帮助对标补短是攻坚队员的首要任务。来到美姑,首先要把问题摸清、症结找准,才能帮到点上、扶到难处。”马立志会同当地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对全村所有贫困户再次进行全覆盖摸排。入户资料不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宽、产业规划不具体不长远等等问题被一个一个排查出来。

  有了目标,工作就有了思路和办法。马立志将去年甘洛迎检“三落实”方面的有效经验带到斯一勒比村,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对标达标自查验收,在村里取得很好的成效,“接下来,我们把自查范围扩大到全乡,逐项检查乡级以及5个村的村级“三落实”等软件资料,累计完善规范档案60余卷。”

  “软件资料规范是确保顺利迎检的基础,但要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发展才是总办法。树窝乡位于大风顶脚下,是天然牧场,适合发展养殖业。”马立志建议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利用产业扶持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构建“能人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经过努力,村支部书记沙马木加带头建起了牛棚圈,村文书莫口尔批也准备修建猪圈成立合作社,村里的老乡看在眼里、热在心里,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村里正在发展“集体养马”产业,可了解发现,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畅通、账目资料不规范、利益链条不健全等短板。马立志探索构建“党组织+产业+群众”的产业发展利益链接运行模式,制定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养马程序,规范监督机制,为马匹购买保险、签订代养协议,明确代养风险负担比例等,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三个月的攻坚转瞬即逝,马立志也重新回到岗位。他说,“人的一生,会有许多身份,有些身份是注定的,有些身份是可以改变的,从贫困户到帮扶干部,从第一书记到攻坚队员,我始终坚定信心、勇敢前行。因为我很享受贫困户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庄环境一天比一天美所带来的成就感,我也相信不忘初心,定不负韶华。”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