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村民采野花送别驻村第一书记

发稿时间:2021-06-17 09:42:00 来源: 闪电新闻

  煮鸡蛋、炒花生、采野花做花束...6月10日的沂南县青驼镇芦山溪头村热闹非凡,听闻驻村第一书记要走,许多村民放下麦收农忙,纷纷赶到村委大院为第一书记送行。村民们用路边采的野花做出花束,用最质朴的方式送给即将离任的驻村第一书记郑志远。“这地方就是家,乡亲们就是一个个娘,我还来。”面对着三年来朝夕相处的村民,第一书记郑志远忍不住热泪盈眶。

不仅要带领乡亲们致富 更要留下一支带不走、永不结束的工作队

  郑志远是临沂市城市管理局驻沂南县青驼镇芦山溪头村第一书记,从2018年到村任职,三年多来,郑志远扎根芦山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推进驻村各项工作。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郑志远到村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协调资金,对破损道路进行全面整修。共协调省市县三级交通资金1100万元,将6公里的坑洼土路提升为了崭新柏油路,贯通了沿线五个村庄,连接了两条国道,不仅美化了村内环境,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交通。投资5万元新修排水渠1000米,改善村内积水问题,同时大大减少了夏季暴雨时村内的安全隐患。

  驻村工作不仅要带领乡亲们致富,更要留下的是一支带不走、永不结束的工作队。从入村开始,郑志远从严要求抓班子,筑牢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底线。三年来,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和接班人,先后发展4名同志入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人。同时为增强党的内生活力,创新“堡垒夯基工作法”引领作用,根据党员数量和居住方位,把全村划为13个堡垒单元,每个堡垒单元内都包括一个“共产党员堡垒户”+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户”+群众若干户。全村250户不漏一个群众,党组织学习、村委管理、社会治安,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由“西”边的西到“溪”水的溪 变输血式扶持为造血式发展

  芦山溪头村全村232户,709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耕地1200亩,荒山1100亩。由于地处山区,地薄土瘠,群众收入低,村庄基础差,村集体无收入,更因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欠下大量外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增收致富,带动村民积极性,变输血式扶持为造血式发展,这也是第一书记的目标。”郑志远介绍。

  经过多方联系和反复洽谈,郑志远先后招引8家企业到村兴业,累计投入1.3亿元,实现村集体各类收入337.42万元。与此同时,郑志远还积极引导村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经济农业。通过与“沂蒙公社”、“北大山”等公司合作,2018年引种优质地瓜300多亩,2019年扩大到700多亩,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调整农业产业融合,利用第一书记资金40万元建设储能100万斤的地瓜窖,通过承包给合作社,每年增加集体收入4万元。

  “推动乡村振兴,要立足于生态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郑志远看来,要让良好生态成为芦山溪头村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为此,郑志远谋划融合文旅发展,第一步,郑志远就将目光放在了在村庄改名,芦山溪头村原名为芦山西头村,经过反复曲折地做了大量工作,改为现名“芦山溪头”。如今,在村民徐月看来,由“西”边的西到“溪”水的溪,这不仅仅是一个字的改变,更是一个生活的质变。

  紧接着,郑志远又马不停蹄的谋划村庄规划,将村庄由“合并拆迁村”改为“传统保留村”;编制了村庄旅游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十五年发展规划。并引进壶中园美术写生营地、溪谷森林自然教育营地,两个项目为村庄导流引客带来长远利益。

  五棵松山村欢乐场、砚荷塘垂钓园、七棵松烈士纪念地.....如今的芦山溪头村,处处皆是景点,让游客看得了景,留得住人,真正融合城乡需求,“儿子最喜欢的就是和他哥哥去村里新建的游乐场游玩, 秋千、摇篮、浮桥等等,每次都乐不思蜀。” 村民徐月告诉记者,以前,在这里住的每一天都觉得是煎熬。而现在她最想说的是嫁入芦山溪头村,成为芦山溪头村的媳妇是自己的荣幸。

  如今的芦山溪头村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沂蒙乡村振兴党支部、市级美丽乡村、美在农家示范村、基层“细胞工程”示范村、清廉村居示范村、沂蒙红色堡垒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真正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之路。“2018年4 月20号,我们村支两委从西山头把郑书记他们迎到村,再到今天离别,整整 1148 个日夜。”回忆起第一书记驻村3年来的点点滴滴,芦山溪头村党支部书记曹庆军眼含泪光。“白了头,瘦了身,黑了脸,他们为我们芦山溪头村的发展呕心沥血。”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