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接力·驻村答卷 | 精准选派 人村相宜
发稿时间:2025-11-14 10:57:00 来源: 河南日报
11月13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巩义市涉村镇桃园村的菜地里已是一片忙碌。中国邮政郑州分公司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帅举着手机,镜头对准沾着露水的黄瓜:“老乡们看,这是咱刚摘的,顶花带刺。”在他身后,新鲜的果蔬正被打包装箱,即将通过邮政网络发往全国各地。
针对桃园村农特产品丰富的特点,中国邮政郑州分公司驻村工作队依托邮政系统资源优势,创新推动“线上直播带货”与“线下邮政便民服务站点”深度联动,成功打通桃园村农产品“出山入市”的通道,构建起了“田间地头—直播间—消费者”的产销链条。
得益于驻村队伍的资源链接,这个昔日宁静的村庄热闹了起来。桃园村的鲜活实践,正是源于郑州市委组织部驻村选派工作的精准落子——最大限度发挥第一书记个人和其所在单位的优势,做到因村选人、因人定村、人村相宜。
实行“一村一策”精准派队,部门对口是基础,人岗相适是关键。让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涉农部门帮产业村。同时,让善协调、懂规划的干部,走向亟待提升基础设施的村庄;让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直奔矛盾集中的一线;让有思路、能攻坚的干部,扎根发展产业的热土。
人,始终是最关键变量。派下去的人,必须能解开派驻村的“结”。
在郑州市中牟新区雁鸣湖镇九堡村,郑州黄河河务局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郝红有的“解题思路”清晰而生动。他面对的“结”,是如何让这个坐拥黄河美景的村庄,真正留住游客的脚步。
于是,打造黄河文化IP成了第一把钥匙——青砖灰瓦的街道上,“黄河宝贝”“黄河豆花”“黄河咖啡”等特色店铺次第铺开,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旅巧妙融合。
但不满足于“三分钟逛完”的浅体验,郝红有对乡村产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建设蓝莓温室大棚,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游玩乐趣;把玉米、花生等加工成伴手礼,提高村民收入……从景观延伸到产业深耕,这位驻村干部正用实实在在的探索和举措,让流量真正转化为村民增收的“增量”。
“我们选驻村干部,不只是‘派人’,更是‘派能人’。”在选派时,郑州市委组织部精准制定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工作方案,突出“专业素养、基层经验、攻坚能力”标准,优先筛选有基层工作经历、懂产业发展、善民生服务的干部,真正做到“选得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
一位驻村干部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对一方百姓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一个村落的改变或许微小,但千万个村落的向上生长,正共同拼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宏大图景。(记者 赵若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