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将开发式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举措,各级衔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达19.7亿元,计划实施325个项目。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支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发放2204户,涉及金额9498.4万元,脱贫劳动力已务工就业8.2万人。
产业赋能,多元模式激发乡村活力。合肥市以产业为主导,构建“一产为基、二产支撑、三产融合”的产业格局。巢湖市依托“中垾番茄”“巢湖水产”等资源进行开发,肥东县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与文旅项目,长丰县打造精品草莓等特色产业;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探索利用“大主体引领、小农户参与”模式,并运用资产租赁、直接投资建设等方式,让资金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效能,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联农带农,增收致富共享发展成果。自2021年以来,合肥市省级以上财政衔接资金投入的经营性项目全部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明确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合肥市财政局以保障衔接资金为前提,保持稳定的投入力度,市本级年均安排衔接资金超10亿元,优先支持联农带农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市财政投入帮扶资金约1.3亿元,稳步推进县域结对帮扶项目。选派干部和技术人才赴被帮扶县(区)挂职交流,并组织利用社会力量开展消费帮扶。
监管增效,规范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强化衔接资金监管,明确负面清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类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王广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