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驻村帮扶搭桥梁 科教兴农结硕果
——华中农业大学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帮扶湖北建始县

发稿时间:2025-11-03 10:34:00 来源: 农民日报

  “杨书记,好舍不得你们哟,全村人都感谢你们,常回来看看……”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业州镇安乐井社区,刚结束两年驻村工作的华中农业大学工作队一行三人正欲离开,附近村民闻讯赶来送别。

  根据湖北省面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工作安排,2021年起华中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安乐井社区,2023年7月该校青年干部杨胜勇、张涛、万一鸣接过同事的接力棒到此驻村。老乡声声道别,汽车缓缓驶离,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熟悉场景,三人若有所思,思绪回到刚驻村时的夏天。

  搞培训管长远

  蹚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安乐井毗邻建始火车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区。工作队入户走访时,几位村民听说是华中农业大学来的,都觉得“有了法子”。队员们现场与学校专家教授视频连线,把村民的种植养殖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他们始终觉得还是治标不治本,怎样才能够管长远呢?

  “办学堂,搞培训!”几人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工作队与社区“两委”四处奔走,争取资源。联系多家单位捐钱捐物,“众筹”建成安乐井社区裕农学堂。学堂以“立足实际,追求实效”为办学宗旨,采用“老乡出题,学堂答题;老乡点单,教授上菜”的培训模式。

  学堂还邀请果树专家前往果园手把手示范教学,为了让学堂发挥更大作用,工作队决定结合群众需求,立足社区,服务全县。两年来,裕农学堂先后开展全县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管理能力提升、茶叶全产业链提质升级等培训。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等专家教授开展油菜、生猪、禽类、中药材等方面技术培训40余次,累计860余人参加。引进彩色油菜发展赏花经济,推广板蓝根油菜等新品种油菜1800亩,让冬闲田也为老乡增加了一份收入。

  猕猴桃是建始的特色产业。面对社区荒废的猕猴桃老园,驻村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邀请专家助力,争取项目资金,引进市场主体对产业设施进行升级。当时,部分群众颇有顾虑,迟迟不愿签署土地租赁合同,杨胜勇主动垫资2万元,用于第一年的土地流转费。如今,社区已建成24亩高标准示范智慧果园。“这两年,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安乐井特色农业大有起色,强村富民更进一步。”建始县县长李永太说。

  链接校企资源

  开启教育帮扶新篇章

  “尤克里里声音好好听,我希望以后还能继续学习这个乐器!”暑假期间,安乐井小学李辰宇同学参加完音乐普及活动后高兴地说。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党建结对共建机制,促进各方资源下沉到社区开展捐赠慰问、艺术普及、暑期支教等活动34次。为丰富留守儿童的课间生活,工作队联系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组织大学生艺术团为山区孩子播下艺术的种子。联合校工会招募“爱心妈妈”10人,与社区3名困难学生结对,向50名留守儿童赠送科技大礼包。

  华中农业大学师生还走进建始县支教课堂,为孩子们带来崭新的排球、球服、护腕等体育用品。曾获全运会冠军的体育部教师李雪银给孩子们上排球课。学校阡陌支教队连续两年到安乐井小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累计110名学生参与。

  驻村工作队不仅把优质资源“引进来”,而且帮助安乐井小学师生代表“走出去”。两年来,先后组织社区干部、党员代表、致富能人等60余人前往周边县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学习,遴选25名安乐井小学师生前往大学校园参加研学活动。

  激发内生动力

  完善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治理关乎民生,连着民心,华中农业大学驻村工作队结合居民生活需求,联合社区“两委”组织党员带头出资让地,引导群众出工出力,建成占地700平方米、辐射周边320户1100人,集理论宣讲、民主议事、评理说事、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有了场地,社区组建了舞龙队、篮球队,多次赴县、州参加地方群众性赛事。安乐井社区和驻村工作队分别荣获湖北省省级生态村、建始县民族团结进步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

  工作队在日常走村入户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社区“评理说事”机制,吸引社区能人、离退休党员干部等组成评理说事团,主动参与邻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驻村工作队的付出,群众记在心上。服务期满,工作队群众满意度测评成绩100%。“同志们充满青春激情,敢闯敢干,彰显了学校服务强农兴农的本色。”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在调研驻村工作时鼓励说。

  建始县副县长向异之表示,华中农业大学自2012年定点帮扶建始以来,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与人才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业、组建一个教授团队、设立一个攻关项目、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专业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构建起了“六个一”产业帮扶机制。5600余名专家陆续奔赴深山,22项农业技术在田间焕发生机,累计投入6亿元帮扶资金,53项产业攻关项目点亮5个过亿元产业集群。(晏华华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乐明凯)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