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乡村热评 >> 正文

田埂上走出来的驻村工作法

发稿时间:2025-04-27 10:35: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到乡村,既要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情怀,更要有“把办法落到田埂上”的本领,明确职责定位、理清工作思路、熟悉政策业务,把乡亲们的关键小事办好,以小切口改善民生、创出实绩,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心中要“四个知道”。驻村职责要知道。第一书记要知道自身工作职责、村发展思路是什么,懂农业、爱农民,人到心到责任到,协助帮扶单位制定帮扶规划,协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产业和建设项目,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村情户情要知道。详细了解帮扶村人口、林地、耕地情况,产业发展、资金项目情况,组织机构和村情特点,知晓脱贫户、监测户收入、就业、务工情况等,做到每家每户了然于胸,村情民意熟记于心。注重发挥老第一书记的“资源纽带”,老支书、老党员的“经验传承”,成功人士的“反哺赋能”三大力量支持,构建传帮带机制,聚力助振兴。政策知识要知道。熟悉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用好用活教育、就业、住房、饮水、产业等帮扶政策,特别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问题要动态清零,知晓农户享受的帮扶政策措施,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策。帮扶成效要知道。规范建立村级档案,梳理总结驻村工作成效和经验,尤其是成效比较明显的特色做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后备党组织书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提升、联农带农机制。

  工作要“八个做到”。做到善学习。全面掌握相关政策理论知识,把办公室“理论课堂”与田间地头“实践课堂”相结合,把格局打开,向书本汲取知识,向同行学习思路,向群众请教经验,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和技巧。做到会开会。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及时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政策宣传要把握重点,会议发言要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不讲官腔官话,让群众听得明白。做到懂谋划。与村书记常沟通多商量,当好乡村发展的参谋,提供更多的产业发展资源和资金扶持,积极协调争取更多项目。做到勤服务。要做服务群众的好书记,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发动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发展,直播带货推销农产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做到讲担当。要做主动担当的示范者,遇事不躲避、不推诿,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好心事贴心事暖心事,雷厉风行、久久为功,有想法有担当有成效。做到守底线。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爽爽做人,公道正派处事,不占小便宜,不侵害群众利益,不参与项目经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结合日常“三会一课”、“七一”专题党课经常性开展廉洁教育,既对自我严格要求,又提醒身边人扣好廉洁纽扣,驻村驻心更驻廉。做到敢创新。要做实干创新的探索者,学习新思维、创造新方法,善于突破常规动作、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创新发展路径,开辟乡村振兴新赛道,善于总结工作方法,推出可传承可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做到常小结。要做工作总结的“记忆库”,做好驻村工作日志,认真编写驻村动态,整理问题整改清单,协助做好村级资料整理,规范填写资料,确保程序合理、内容完善、数据精准,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驻村工作法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而是从田埂上走出来的,是“脚下沾满泥土”与“心中沉淀真情”的产物,是三年多驻村工作实践的总结提炼,是工作法更是乡村情。农村工作没有捷径,唯有付出真心才能换来群众的热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党的政策变成百姓笑脸,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实景,就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作者:胡国权,系江西省万安县人社局驻沙坪镇增仚村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