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乡村热评 >> 正文

驻村帮扶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发稿时间:2025-08-04 09:52: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肩负着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能的崇高使命。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向全市重点乡村选派806名驻村干部奔赴一线,为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提供坚强保障。

  精准选派,构筑人岗相适的坚实根基。精准选派是确保驻村帮扶成效的首要前提。其核心在于破解“派非所需”“人岗不适”等难题,实现人才资源与乡村需求的最优匹配。政治铸魂把严入口。坚持把政治过硬作为“第一门槛”,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坚决不选”,作风漂浮怕吃苦的“坚决不派”,确保把敢打硬仗、愿扎基层、甘洒汗水的“硬核干部”选出来、派下去。按需点将精准施策。依据乡村发展实际需要,精准分类施策。针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懂党建、善攻坚的“党建尖兵”,啃下“软弱涣散”硬骨头;针对产业基础薄弱的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政府职能部门和国企“精锐力量”,因地制宜砸实产业帮扶。科学组队凝聚合力。优先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熟悉乡村产业发展、擅做群众工作的在编在岗干部,通过以老带新传经验,发挥最大效能。

  提升能力,锻造堪当重任的帮扶铁军。面对千头万绪的乡村工作,以教育培训为抓手,补齐能力短板,将驻村干部打造成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帮扶铁军”。集中培训夯实本领。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发力,以封闭集训为载体,每年组织驻村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同堂研学”。通过理论辅导夯基、专题讲座解惑、案例教学示范、研讨交流互鉴,深耕农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核心领域,既筑牢了政策理论“压舱石”,又练就了帮扶实践“硬功夫”现场教学实战练兵。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项目现场,聚焦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主题进行实践实训,提升实战本领。组织驻村干部开展沉浸式实践培训,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域外取经借鉴提升。瞄准浙江“千万工程”成功实践,借力浙江大学资源,选调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赴外“取经问道”、实地感悟,推动干部跳出“一亩三分地”看全局、对照先进找差距,切实提升谋划乡村振兴的战略思维与破解难题的实战能力。

  强化管理,激发干事创业的持久动能。要构建起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体系。制度固本,织密责任“约束网”。健全完善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以区县(市)委组织部管理为主、派出单位协同管理为辅的管理机制,确保管理不缺位、监督无盲区。依托信息化手段监测驻村干部在岗情况,实时掌握驻村干部“在岗状态”“履职成效”,提升管理效能。考核问效,树牢实绩“风向标”。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细化考核内容,制定驻村工作职责任务十项清单,建立科学精准、差异化、可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驻村干部心有目标、干有方向。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对实绩突出者大力宣传大胆使用,对履职不力者及时进行通报和约谈提醒,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厚爱暖心,打造坚实“大后方”。坚持政治激励、物质保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推动驻村干部履职担当、奋发有为。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提拔使用、晋升职级驻村干部,及时拨付驻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补贴,督促派出单位落实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体检等安全保障。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走访慰问,现场办公,及时帮助解决驻村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让驻村干部安身安心扎根驻村帮扶一线。

  (作者:李晓东,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