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临沭第一书记的扶贫路 亮堂了村民的心
发稿时间:2019-02-05 08:41:26 来源: 大众网临沂·海报新闻
第一书记们到村里走访
临近春节,临沭县蛟龙镇后蛟龙村阳光灿烂,平整干净的穿村大道、郁郁葱葱的田野、灰瓦白墙的房屋、夜晚明亮的路灯……整个村庄焕然一新,仿佛在翘首盼望春天的到来。
一年前,这些景象是后蛟龙村的村民,根本不敢想的。产生如此的变化,源于村里来了两个人,他们就是临沭县人民法院的第一书记尹克振、袁贺涛。
走访摸底,摸得心里没底
后蛟龙村隶属于临沭县蛟龙镇,地处鲁东南,处于两省三县四乡镇交界地区,东与江苏省赣榆区班庄镇和东海县石梁河镇接壤,距离县城12公里,是省级贫困村。
2018年初,临沭县人民法院定点帮扶蛟龙镇的后蛟龙村,并选派尹克振、袁贺涛到当地开展扶贫工作。
驻村后,尹克振、袁贺涛随即对村里的低收入人群进行挨个走访,放眼望去,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都很不理想,办公场所漏雨,电线路老化,村委办公电费拖欠半年多了,日常的党员学习教育培训都无法开展。
“我们村产业结构单一,老百姓以种地为主,劳动力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村集体已经连续三年收入为零了。”村支部书记胡磊无奈地告诉尹克振,由于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虽然村委做了很多努力,仍难以摆脱贫困。摸清了基本情况,尹克振、袁贺涛心里有些没了底,如果不找对方法改善村集体环境,一味地用资金添补,不是长远之计。
给钱给物,不如给村民一个好支部
第一书记走访群众
“既然是来扶贫的,就得干出样子来,给钱给物不如给村民一个好支部,要让大家对咱们有信心!”面对村委情况尹克振说。
开展帮扶的第一个项目便是翻新便民服务中心,并结合派驻单位的资源优势,增设了村民事务调解中心,整合升级了村委会的基本功能,为开展法制宣传,发放扶贫、助学资金等活动提供场地。
解决了村委办公场所的问题后,尹克振又把目光放在了村民夜间出行只能“摸黑”的问题上,经过多方努力,村公用设备及路灯全部供电,从此结束了后蛟龙村没有路灯的历史。“看看我家的房子到晚上就成红房子了”,看着亮堂堂的街道,一位村民喜悦的说。
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奏响乡村幸福乐章
搭建好了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尹克振又马不停蹄地考虑增加集体收益的产业项目。“只有村集体有了致富平台,才能带动村民就业脱贫。”尹克振说道。
如何利用好申请到的扶贫资金,是后蛟龙村的头等大事,经过多次考察,尹克振把目光瞄准了光伏发电项目,在便民服务中心的房顶安装53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村集体的第一个“造血项目”,预计每年收益5万元左右,将增加村集体收益,目前此项目已并网发电。
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同样不能落下,在第一书记的奔走下,村里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阅览室,精品图书、典藏套书、杂志等近2000册,覆盖了瓜果种植类、法律类、文化类、电子技术类等多类别,随着图书室的落成开放,村民和孩子争相前来借阅图书,棋牌类文体用品一样不少农忙之余,村里还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并在“舞动新风采·点赞新时代”广场舞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后蛟龙村,村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脚下沾满泥土,心里全是群众,他们不是村里的一员,却胜似村里的一员,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村民幸福和村庄脱贫孜孜不倦,他们就是第一书记。“看到村子一天天变好,我打心里高兴,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工作要做!“尹克振说道。
新春伊始,两位第一书记早已开始筹划明年的工作,红外监控摄像头,播音喇叭全覆盖,孝心、养老法治宣传街…………这些都在他们的计划清单里。“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扶贫路上,不仅需要坚韧和智慧,更需要爱和情怀。(邓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