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浅谈基层治理中人才资源的匮乏问题

发稿时间:2019-03-28 17:11:00 来源: 第一书记网

  古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为再有能耐的主妇,也不能在没有食材的情况下,做出饭来。而在基层治理中,情况却反了过来。农村的广阔天地,只要独具慧眼,到处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唯独少了“巧妇”在这里煎炒烹炸,匠心炊之。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2018年7月3日至4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说:“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见,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可是在基层,这个国家治理的末端,人才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资源。为什么会在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的当下,会有如此困窘的情况出现?

  

  于我思之,原因有如下几点:

   

  1、拥有更高技能的人,往往选择走出去。一方面,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娃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了天之骄子。但是毕业之后,他们往往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在他们看来,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为跳出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模式。我高中时的一位同学,在入学班会上对大家说:“我之所以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后来他事业有成,留在大城市当起了白领。另一方面,很多有能力、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都选择到城市打工。造成了基层原生人才的流失。由此可见在源头上,人才不但避开了大规模流向农村的可能,同时内生人才也大量流失。

  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提高。很多想回乡有一番作为的人,往往止步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的缺失。不可否认,对于绝大多数农村来讲,生活依然不如城市便利。越来越习惯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人,很难再适应农村各种条件有限的生活模式。虽然各级政府一再加大扶植力度,取得成绩也是有目共睹,但较城市而言,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地方甚至目前仍没有实现“村村通”目标,部分地区即使通了的公路破损后也没有人进行维修。信息服务设施缺乏,手机、无线网络信号很差。卫生、饮水、文化活动等与城市相比也差一大截。没有梧桐树,怎能引来金凤凰?

  3、存在供需结构上的偏差。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认识到农村发展的巨大空间,纷纷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选择了来到基层,开创事业。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总体是回乡创业者众,成功者寥寥。能够担任村两委成员,带领村民一同致富的更是少之又少。为何?因为这里存在着供需结构偏差。基层可以提供的资源,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没有价值。而创业者所能提供发展思路,经营理念,可能不适合当地的发展需求。这就造成了三向浪费,于基层,资源浪费。于人才,智力浪费。于发展,时机浪费。

  4、缺乏专门机构。现在鲜有地区专门设置镇级或是村级基层人才管理机构,政府所属的人才机构的组织网络只设置到县(区)。有调查显示,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本地区是否有专门的人才机构的组织。由于没有专门的人才机构的组织,众多人才机构的触角无法到达基层各个角落,导致人才有关政策法规难以全面落实。

  

  欲解决基层治理的人才匮乏问题,针对上述原因,可做如下对策:

   

  1、发挥教育作用。人生中割舍不断的是家国情、乡土情,针对基层教育,可以加入乡土感情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育人于无声处,在农村孩子的心理,早早埋下家乡情的种子,让家乡的山水植根于他们心中。让他们能够学成归来,在家乡创一番事业,并能够带领父老相亲一同建设家乡,回报国家。

  2、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水平。硬件方面要不断提升建设质量,尽量缩小城乡差距。软件方面也要同步提升。健全人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各级组织特别是乡镇党政组织要为农村人才发展提供思想政治和制度保证,始终把基层治理人才工作作为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建设专门机构。以县(市、区)级人才市场为依托,建立乡镇级人才工作站,具体负责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建立双向数据库,建立人才储备库,并全面了解库中各类人才的所学、所精、所长。同时针对本辖区内各行政区域的资源、地理、自然、人文等多方面情况建立数据库。以便有针对性使用人才,避免结构性浪费。坚持以服务为本,及时为农村各类人才提供各种服务,乡镇专门机构应根据农民需求及时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组织有关储备库中的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3、优化稳才手段,扩宽引才道路。对于已经引入的人才,要积极开展稳才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关心他们的生活,逐步提高经济待遇。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在外创业和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把新思路、新观念带到农村,外地经商与务工人员有经商能力或一技之长,应鼓励他们带资金、带技术回乡创业,让他们尽快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及培养,使他们成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后备人才。

  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所有的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乡村振兴已到关键时期,精准扶贫也进入攻坚阶段。事业能否再上一层楼,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留住人才,才能留住希望。招来人才,才能助力发展。

  辽宁省凤城市农业农村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李旭东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