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第一书记”牛伟国:“老黄牛”脚沾泥土驻村8年授人以渔

发稿时间:2021-04-08 09:51:00 来源: 大众报业

  “我不是迷恋乡村,我迷恋于这里的人们改变生活之后那发自内心的微笑。”

  潍坊市发改委驻峡山开发区大圈村“第一书记”牛伟国,把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农村脱贫事业,被村民亲切地称作“老黄牛”。从2013年起,他连续8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两次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先后帮扶4个村,累计募集款物合计1820万元,带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6000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造、扶贫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

  3月31日,牛伟国被授予脱贫攻坚一线“齐鲁时代楷模”称号。这位“第一书记”带着脚下沾满的厚厚泥土,心中盛满着对贫困群众的浓浓真情,站到了舞台中央。

  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2013年,长期在政研系统工作的牛伟国,主动提出驻村扶贫,来到安丘市吾山镇石河村担任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

  石河村距离牛伟国的家有100多公里,是一座省级贫困小山村。初来窄到,一间不大的临时居所替代了牛伟国往日热闹的“朋友圈”,这对于在农村长大的他来说,可谓是说不出的熟悉。

  很快,牛伟国就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石河村贫困户刘政志当时家里是残垣断壁、妻子另嫁、俩娃辍学。针对孩子的辍学问题,前期有志愿者和义工组织多次尝试解决,但都无功而返。

  牛伟国从危房改造入手,用两个月的时间跑部门筹集资金,帮助刘政志家完成危房改造,并自掏腰包为这一家人购置生活必需品。房子建好后,牛伟国又帮助刘政志家盖起两排鸡舍,鼓励其发展养殖业,并帮其找销路,为这个家解决“生计”问题。

  为了解决孩子的辍学问题,牛伟国几经曲折找到刘政志已经改嫁外地多年的前妻,又费尽口舌做通她的思想工作。最终,辍学半年的小女儿复学,大女儿也在城区找到了工作。

  日子有了奔头、心中有了志气,刘政志多年不见的笑模样也回来了,一个积重难返的家“站”了起来!

  这些年来,牛伟国帮扶了个诸多像刘政志这样的贫困户,暖了无数人的心,让贫困户们树起脱贫志气和信心。虽然在他的扶贫日记里,我们找不到细节的描述,但是在田间地头,“老黄牛书记”帮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故事,不断被村民们讲述。

  带动产业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牛伟国花费更多精力的,还是在他离开驻村之后,如何让农村实现自驱动,贫困户不返贫,普通农户致富有门路,农村发展有活力。

  在石河村,牛伟国多方争取资金扶持栽植优质核桃、注册“石河粉皮”商标、建立从村到市区的消费扶贫渠道等,短短两年时间,就有12户贫困户脱贫,村人均年收入提高1200多元,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了,老百姓就有了“主心骨”。在每一个扶贫村,牛伟国都带领村“两委”制定了《党员结对贫困户工作制度》《党员帮扶目标管理制度》,编制了《合格党员明白手册》,并把每月主题党课整理成册,发放到每名党员手中。他说:“驻村两年,终会离开,重要的是留下一个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好班子。”

  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期,牛伟国又主动请战到峡山开发区大圈村担任第一书记。但驻村不到两个月,妻子查出患有重大疾病,需要立即动手术。他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妻子出院当天,就带着妻子一起住到了村里。

  牛伟国在大圈村,对村里相对落后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多方募集资金200万元,硬化道路5万平方米。争取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的惠农政策,新安装两台变压器,灌溉农用电网覆盖全部农田……在他的努力下,大圈村不仅有了颜值,钱袋子也沉甸甸的。

  如今,大圈村集体年收入已达到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牛伟国还引导大圈村发展猕猴桃等产业,带来产业扶贫效果。“今年我们将继续举办电商采摘节,对大樱桃、猕猴桃进行统一包装后上市,打响大圈村的品牌,让更多老百姓脱贫致富。”牛伟国说道。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