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带着家人去驻村 四川简阳协议村第一书记: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丨第一书记“走人户”

发稿时间:2022-02-18 09:46:00 来源: 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妻子公派日本留学,自己被选派任驻村第一书记,因放心不下,索性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开启了驻村生活......他叫孟基殿,今年31岁,是成都市政府办公厅选派简阳市平泉街道协议村第一书记。

  协议村距简阳城区约18.6公里,近年来,该村积极引进业主进行土地流转,确立以苗木花卉、果蔬种植等为主导,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同时,当地着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从泥巴路到沥青路、从大片荒地到集体经济……协议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新村民”,孟基殿利用今年春节这段时间,到村里走访入户,结“亲戚”拉距离。他坦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给协议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建设战略,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生态宜居建设两大目标,狠抓生态建设、产业强村等重点工作,争取创造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协议经验”。

孟基殿(左)与朱永和(中)交谈 

 

孟基殿正在为村民登记信息 

  村里新来的第一书记 把家人也带到村上 

  协议村,寓意众人事众人议,实现共同生产。该村为2014年为省定贫困村,于2016年顺利完成村摘帽、户脱贫的任务。

  立春后的阳光照在山头上,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协议村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上午9时许,协议村党群服务中心有前来办事的村民,孟基殿一边为村民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一边攀谈话家常。

  “我是新‘村民’,要融入村上,必须先与村民熟络。”2021年10月,孟基殿被选派到协议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个坐落在成都“三绕”边的村子给他的第一印象不算差,“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特别是连片修建的川西民居风格住房,非常漂亮。”

  2021年11月,刚到协议村仅一个月的孟基殿遇上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干脆把父母和孩子一起带到村上生活。“我妻子由商务部公派到日本留学,把孩子和父母接到我身边,更利于我们投入到工作中。”

  此后,协议村便多了一家四口。而初到村上,邻居们对家里的帮助,让孟基殿非常感动。“知道我们才来生活可能不方便,就主动送来一些蔬菜,还说不够直接到土里摘就是了。”

  村民的质朴,孟基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作为在协议村经历过的第一个春节,孟基殿决定要去“走一走人户”。

 

孟基殿与村民交流 

  到村里认亲戚 春节忙着“走人户” 

  “走人户”,这句四川方言,意为走亲戚。孟基殿特别提到,自脱贫攻坚以来,在上级部门关心和支持下,协议村积极发动群众,不仅参与到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行动当中。同时,借势而上抢抓成都“东进”新机遇,奋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也没有协议村的今天。”

  孟基殿先后来到聚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桃李春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跟负责人沟通交流,了解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目前,协议村通过引进业主,以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为“核心”,按照“四季见花、月月品果”的理念,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核心区“一园五区”的建设,将13座山头形成连片开发,流转土地1800余亩,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种植樱花、紫薇、三角梅、垂丝海棠、红花玉兰等苗木近850亩;种植清脆李、樱桃、杏子、红心猕猴桃等特色水果近400亩;种植优质水稻300余亩,发展羊肚菌特色种植近100亩。村民以地入股,获得分红,就近务工有薪金,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在协议村的村道上,村民王玉芳和杨淑群刚从专合社的园区里务工下班,正步行回家吃饭。

  “今上午主要是在种柑橘树。”去年10月,为了照看生病的丈夫,杨淑群从成都返回协议村老家,并抽空到园区务工增加收入。除草、松土、修枝、施肥......园区里的工作并不复杂,杨淑群每天工作8个小时,平均每月有近两千元的收入,“这个工资虽然不高,但家门口就能就业,我已经很满意了。”

  顺着村道再往前走,村民朱永和的家就在路旁,看着孟基殿到来,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的他,起身喊道“孟书记”。

  当天,孟基殿将去年一亩多地800余元的土地租金拿给朱永和,并回访了此前其反映的吃水难问题。

  “确实很感谢孟书记,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朱永和是一名五保户,随着年龄增长,挑水逐渐成为他的负担。了解情况后,孟基殿梳理出全村共有4户,还存在像朱永和这样挑水喝的村民。他通过协调资金,最终帮这些村民安装水泵,直接将井水抽到家中。

 

樱桃种植基地 

 

连片修建的川西民居风格住房 

  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探索走出“协议经验” 

  孟基殿驻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驻村以来,他继续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争取新修环山路错车道12个,发动7组群众恢复机耕道一条,争取堰塘埂子垮塌项目20万元。统筹谋划产业发展,会同村两委制定全村发展规划,争取成都农业科技特派团将本村作为示范点,协调专家来村开展猕猴桃、菌菇等种植技术培训,推动开展可降解地膜覆盖有机稻种植等农科成果落地转化。

  同时,持续壮大集体经济,会同村两委以集体资金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抓好饲料化、肥料化、菌料化方向,2021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利用家住村里优势,每晚为群众播放广场舞和电影。此外,他还对接公益组织为全村脱贫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体捐助口罩1.2万个。

  《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这是放在孟基殿的办公桌上的一本书。最近,他正从里面总结集纳先进经验,用于协议村的乡村振兴。“我理解的公园城市,重点是公园。而对于农村来说,与这两者完全不沾边,如何将绿色的生态本底,像公园一样呈现出可视化景观效果,是协议村下步发展的重点。”

  根据规划,协议村将构建“一村三基地”的产业格局。其中,整合1、2、5、6组川西民居集聚,以现有花卉、果林、苗木种植等产业,计划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基地。而3、4组道路交通较好,水果蔬菜产业较发达,计划打造特色水蔬采摘基地。而7、8、9组因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狭窄,土地由村民自主种植,均未被承包,其土地也较为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计划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孟基殿计划,依托林盘、果园、水域等,打造全村农旅环线,通过办好樱桃采摘、乡村运动节等活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重塑乡村形态,争取创造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协议经验”。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