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基层人物|青岛农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存鹏:无土栽培种蓝莓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发稿时间:2022-03-21 09:20:00 来源: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2022年2月底,在山东青岛胶州市里岔镇后小河崖村、洋河崖村的20多个冬暖大棚里,青岛的第一批蓝莓上市了。由于蓝莓成熟上市早,价格在每公斤120到180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胶州蓝莓园建园才刚刚一年多,预计亩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是什么技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农民快速收回投资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呢?这是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派“第一书记”王存鹏在几个驻扎村里一步步积累起来的“致富经”。

  无土栽培种植的蓝莓

  “第一书记”无土栽培种蓝莓种植蓝莓技术是王存鹏在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南孙徐村时钻研出来的。那时,在青岛农业大学产业与社会服务管理办公室任职的王存鹏作为山东省派“第一书记”,进驻泗水县圣水峪镇南孙徐村。南孙徐村土地以山岭薄地为主,村集体想发展种植,到青岛考察了榛子、苹果、樱桃等乔木、果树之后,一致决定引入经济效益高、管理方便的蓝莓作为村集体发展的第一个产业。然而,水质和土壤检测结果让大家的心凉了一半,这里的土壤不适合种植蓝莓。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存鹏了解到国外有了蓝莓无土栽培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了蓝莓对土质的要求,而且由于栽培基质中有机质的含量达50%以上,无土栽培的蓝莓品质和口感优于普通栽培方式产出的蓝莓。传统蓝莓栽培模式,一亩地仅能栽种300多棵蓝莓,并且蓝莓对土质要求严格,改良土壤成本较高且会破坏土壤结构,蓝莓栽种后3年才能开始产生收益,4到5年才能进入盛果期。蓝莓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模式亩栽种量可达一两千棵,是传统栽培的3到5倍,大大节约土地成本,并且日常管理和用工成本大幅降低,当年即开花结果,长期效益是传统栽培模式的5倍以上。王存鹏赶紧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经过王存鹏和专家的共同实验,攻克了技术难题,项目落地了。2019年11月,村庄土地完成流转。2019年11月,5个崭新的蓝莓栽培大棚拔地而起,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的1万余棵蓝莓全部完成。2021年5月,蓝莓成熟,亩产可达1500斤左右,2021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20万元。

  王存鹏(右)在大棚内指导村民种蓝莓

  蓝莓新技术已遍地开花蓝莓经济效益高,但长期种植会引起土壤酸化。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技术正是带动蓝莓产业升级的契机。在济宁试水成功之后,王存鹏和团队马上将技术带给了青岛的种植户。“这个技术对环境依赖很小,复制简单。”王存鹏说,水肥一体化种植,后期只需要补充发酵的秸秆,将原本当作废物的玉米秸秆变成种植肥料,实现绿色循环。因为有了前期的样本,而且青岛多数种植村庄已经完成土地流转,蓝莓的无土栽培技术在青岛推广得异常顺利。2019年12月,城阳区上马街道的种植户就在盐碱地上搭起了大棚,引种蓝莓。2019年,种植户投资近百万元种植了近4万棵蓝莓。2021年4月初,蓝莓丰收,每株蓝莓产量可以达到1公斤以上,几乎2021年就收回了投资。如今,在王存鹏的大力推广下,蓝莓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在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城阳区以及济宁市、日照市等地逐渐推广。目前,青岛已经有10万棵左右的种植量,折算成耕地面积约1000亩。下一步,温室种植将配合智能化水肥控制系统,精准管理,节省人力,蓝莓的产业发展将更上一个新台阶。(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稿件原载于2022年3月10日观海新闻客户端)来源:观海新闻客户端作者单位:青岛日报社责任编辑:崔峰 方茜 郑志侠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