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井冈长溪“三下乡” 第一书记在行动

发稿时间:2022-08-03 09:14:00 来源: 大江网/大江新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巍巍井冈,峰峦叠翠,横跨湘赣,绵亘起伏……这是一处值得每一位新时代年轻人打卡的地方,也是我们精神上需要攀登的一座高峰。群山错落间,井冈山古城镇长溪村就镶嵌在罗霄山脉中段的山脚下。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古城会议”,初步确定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开始了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每当追忆起那段彪炳史册的峥嵘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毛泽东同志从“坐待时机自主张”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学生,以至经长征、驱日寇、灭蒋家王朝、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38年后,他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如此歌咏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井冈山,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实现后,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去年7月,侯昌芹告别情系三十余载的大学讲台,接过乡村振兴的第一棒,来到井冈山,定点帮扶古城镇长溪村。面对乡村振兴新任务新挑战,面对长溪村乡亲百姓殷切期盼,他化作雨后新虹,串联起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和长溪村,将学院的优势力量“嫁接”到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同时为学院师生找寻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课堂”,助力长溪村走上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雾,落在井冈山脚下这座小镇,照亮了长溪村的乡间道路,也拉长了一个站在村口驻足翘首期盼的身影,这就是——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省农业农村厅驻长溪村第一书记侯昌芹,双鬓已被清晨田垄山间的水汽沾湿。他不时和过往农忙的乡亲们打着招呼,目光凝望着通往村口那头的公路,等待迎接今年从学院来开展“三下乡”的70余名师生们。

  “老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井冈山,来到我们美丽的长溪村,大家一路辛苦啦!”看着眼前这位带着草帽、衣着朴素的第一书记,大家有些错愕,很难将他和昨天在出征仪式上幽默风趣、诗人气质的教授、院领导联系起来。其实,在前一天,大家都见过第一书记侯昌芹,在学院的出征仪式上,他给同学们介绍井冈山、介绍长溪村,谈乡村振兴,为志愿服务队授旗。当天晚上,侯昌芹还是放心不下村里的事务和第二天学院师生“三下乡”活动的细节安排,连夜乘坐凌晨两点多的火车,先大家一步赶到长溪村,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我们长溪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做出过巨大牺牲,由于战争创伤和交通不便、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高。所以,又是井冈山人口最多的贫困村。长溪的先辈为革命作出了贡献,留下一批红色资源,长溪百姓保住了绿水青山,留下了美丽家园,却没能让自己过上富足美好的生活……”说到这里,侯昌芹声音有些哽咽,“十九大以来,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豪迈征程,长溪村从此也踏上了蝶变之旅,追逐未来之梦……”一路走着,他给同学们讲述着长溪村的今昔变化。

  漫步在古城镇长溪村,随处可见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的红色旗帜在风中飘扬,与村头巷尾的红色标识、红军雕塑、红色故事墙串联呼应、熠熠生辉,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红色风景”。每到暑假,村民开始期盼这一批师生的到来,乡亲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家的电风扇又坏了,老师们什么时候来修啊!娃的普通话讲不好,老师们什么时候来教教咱!”

  学院的师生们每年如约来这里开展“三下乡”,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捐赠化肥农资、书包文具、图书药品,在村头巷尾摆点设摊,提供免费家电维修、卫生服务,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开展“流动课堂”对过往村民推广普通话、进行政策宣讲,上门入户进行探访慰问,惠民举措给了乡亲们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让大家感受到了政策的“甜”。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推动下,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组成一支20余人的“科技支农”专家服务团队,前往长溪村茶叶、中草药、水稻育种、苔藓种植基地和林下家禽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详细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并进行现场指导。在推动长溪村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专家们结合长溪资源特色,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村庄整体规划与产业发展问诊把脉、献计献策,并将专家的意见汇编成近万字的《助力长溪村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用以指导长溪村产业发展实践。

  侯昌芹表示,近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了长溪村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产业发展两项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接下来,希望借助学校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继续为长溪村提供帮助,推动长溪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不仅仅是传统的“科技支农”,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数字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院的师生在结合长溪村本土特点的探索创新中,解锁发展致富的密码,通过数字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学院师生化身“网络主播”,在长溪村直播基地开始了直播带货,从苔藓造景设计及功能、竹荪的生长环境及营养价值、豆皮的制作工艺等方面,到土鸡的种类和喂养方式,到红米的产地环境到收获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再到山茶油的压榨工艺,学院四位教授拿出看家本领,对这些原生态产品进行详细讲述,三位学生还手工制作了苔藓微景观,2小时直播时间,场观人次达1000人次以上,直播间销售火爆,农产品销量直线攀升,带活了一把网络经济。

  从民所盼、民所需、民所急的事情入手,学院“三下乡”服务队切实为乡亲们送去了夏日的清凉与色彩,民所乐也一个都不能少,蝉鸣夏夜,载歌载舞,“山歌好比那春江水,一路走来一路唱,春光多明媚……”台上师生们为乡亲们送去精心编排的节目,尽情歌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对长溪村人民最美好的祝福。台下人群中一位老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自发上台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高昂的歌声透过麦克风,穿过舞台,回荡在广场上空,老伯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回想起几年前,那时候的长溪村还是有名的贫困村,而这一切,都在共产党人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铮铮誓言中一去不返。

  井冈山的红旗,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航程,引起了无数人的向往。活动临近尾声,沿着革命年代的红色足迹,侯昌芹领着学院师生,带着麦克风,为大家做起了现场“导游”,在古城会议旧址、朱毛会师广场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讲授了一堂“行走的现场思政教育课”。他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古城会议、大仓会见、龙市会师、柏露会议、赣南创立中央苏区,如数家珍,向大家展示了井冈山革命时期党经历的一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朱德的扁担、挑粮的小道,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的炮声……层层叠叠的井冈翠竹,见证了革命的星火燎原,更目睹了老区人民的艰苦岁月。历史和现状、辉煌和贫困,在时空的交错中,井冈山人民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形成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中,正是依靠这种精神,率先脱贫“摘帽”。如今,在新征程中,井冈山正朝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迈进。从红色历史走来,向绿色发展走去。

  活动结束,侯昌芹登上即将返程的大巴,与师生们依依惜别,他动情地说:“几天的活动,时短情长,长溪村百姓感激你们。你们受教育,我亦受洗礼。不忘历史,方知未来。各位来井冈山参加活动的老师应将此次活动的收获和成果应用到你们的课堂教育、日常教育和社会生活之中,犹如星星之火,燎原到我们的学生心中!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总结此次社会实践的成果,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致力乡村振兴!“情系乡村心向党、直把他乡当故乡”,虽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时间已过一年,但侯昌芹对长溪村的感情会永葆活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还在继续延伸,我们相信,更多致富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