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敲开“致富门”
发稿时间:2022-09-07 10:17:00 来源: 沈阳网
“灵芝大嫂”“鸭蛋姐”“花生小哥”……如今的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窝堡村出了多位“网红达人”,自从村里开始搞直播带货,地瓜、笨鸡、灵芝等几十种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而说起直播带货,村民们最感谢的人,就是他们的“第一书记”宋楠楠。
日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窝堡村“第一书记”宋楠楠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2018年,宋楠楠被派驻到刘家窝堡村任“第一书记”,几年来他带着村民搞直播、开网店,发展特色产业。他还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亲自上阵代言,“宋书记扶贫笨鸡蛋”“宋书记蜜薯”“宋书记水果玉米”等网红农产品供不应求。
村民们的生活好了,村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建引领电商入村“宋书记笨鸡蛋”网络热卖
2018年,宋楠楠被派驻到刘家窝堡村任“第一书记”。初到村里时,全村八成以上的村民主要种植玉米,村里没有其他特色产业。“要想让村民富裕起来,只种玉米可不行,得找到致富新出路!”宋楠楠心里琢磨着。
于是,到村第二天,他就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始走访调研了解民情。走访中宋楠楠发现,村里几乎家家都散养生蛋母鸡,这正是市场上热销的纯正笨鸡,每天全村能收集上千个笨鸡蛋。“这笨鸡蛋是个产业啊,如果能卖进城里,一定很受欢迎!”于是,他和村党支部其他成员一起制订了推广方案,将村里的笨鸡蛋进行了全方位“包装”,并尝试着通过网络找销路,“宋书记笨鸡蛋”应运而生。村党支部以微商的形式,将笨鸡蛋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并建立了严格的销售机制。短短几个月,“宋书记笨鸡蛋”迅速叫响网络,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产品。
发展特色产业将康平特产销往全国
网售土鸡蛋的初试成功,让宋楠楠深受启发,也更坚定了他和村党支部一起带领村民发展农业电商的信心。2019年,他带领村民们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办了“土味康平扶贫馆”等多家线上店铺,专门销售鸭蛋、地瓜、灵芝、花生等村里的特色产品,组织村民参与网络直播销售。短短几个月,村里部分农产品销售量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还为村民提供电商、短视频创业培训与扶持,培养出“鸭蛋姐”“灵芝大嫂”等多位农村网红电商主播。村里的地瓜、鸭蛋、灵芝等各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宋楠楠还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亲自上阵代言,“宋书记笨鸡蛋”“宋书记蜜薯”“宋书记水果玉米”等网红农产品供不应求。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宋楠楠还特别注重对村里传统农业的改良。村里邀请农业专家对传统种植提出改良意见,开发试验田种植优质小米、地瓜、水果玉米等适合本土环境的高产高利润经济作物。来村里之前,宋楠楠从没从事过农业生产劳动,自从开发了试验田,他耕种培育亲力亲为,每天到地里进行观察学习,坚持与专家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与此同时,村集体成立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地瓜、花生、小米等13种经济作物,调优种植结构,让传统农业在改良中焕发新价值。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产业小区,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开办酒业公司,酿造销售特色白酒,多元融合,扩大村里的经营规模,保证电商产品供应链稳定。
扶贫救困暖人心为村民带来稳稳的幸福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刘家窝堡村的党建工作和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已基本成型,在积极组织全村致富的过程中,宋楠楠也在不停思考着如何让村民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让村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
结合村里老年人口多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以集体收入为基础,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古稀老人日间照料站”,为村里7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提供餐食、助浴、养生培训等多项服务。“老人的幸福生活有了着落,孩子们也不能落下!”他还和村党支部成员一起为村里建了儿童“益”站,为村里留守儿童开办托管班,邀请老师专门来村里,为孩子们教授美术、音乐、手工、国学等课外知识。村里还修建了4500平方米的广场,安装了防晒伞和桌椅、篮球架等设施。每天傍晚,村民都在广场上跳舞、运动、唠家常,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村里还成立了秧歌队、广场舞队,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飙升,整个村庄热热闹闹、蒸蒸日上。
选择继续驻村为村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咱搞电商直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说到底就是要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提起这几年的驻村经历和心得,宋楠楠感觉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转眼驻村已4年多,那天你问爸爸,为什么别人驻村扶贫两三年,而我的爸爸却干了快5年还没回家?爸爸想告诉你,带领村民脱贫只是第一步,带领大家富裕起来,过好幸福安康的生活才是最终目的,如果需要,别说五年十年,就是干上一辈子我也甘之如饴。这是爸爸的坚持,是一名国家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坚持……”这是今年6月宋楠楠写给女儿信中的一段话,也是在2021年三年任期期满后,他选择继续留在刘家窝堡村的理由。
说到村里未来的发展之路,宋楠楠充满信心,他将和全村人一起,将农村电商做深做细,谋划村里的多元产业,放大村级集体经济效益,努力为村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