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驻村纪实:八年三步走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3-05-05 09:03: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 王博璨 发自恩施州来凤县
从来凤县向西南出发,地势越来越高,道路逐渐曲折。
绵亘的武陵山脉造就了一望无垠的绿色,透露出勃勃生机。眺望车窗外,农田被山脉分割成形状不一的零碎田块,种植着藤茶、油茶、绿茶、油菜等经济作物。它们在北纬30°山地气候的滋养下,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家庭收入来源。
拐过一道道山弯,经过一块块农田,越过一栋栋屋舍……走进武陵山脉腹地,坐落在新峡河畔的,便是旧司镇下辖的大坝村,来凤县曾经的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大坝村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各项政策扶持,通过各级干部倾力奉献,通过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光谷联交所)定点帮扶,大坝村成功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2023年暮春时节,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走进了这个阡陌交错的山村,探寻其发展背后的故事。
由点到点:从逐户摸排到精准帮扶
大坝村地处水源库区,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共452户1416人,其中有来自15个村近310户移民,是来凤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耕地少、户分散、人外流、产业缺、基础薄,是长期困扰大坝村发展的难题。
201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省直单位,光谷联交所党委积极响应,派遣驻村工作队赴大坝村开展定点帮扶。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12月,下着小雨,我把蔡健、王耀东、张小雷三名队员送到大坝村。从大城市来到小乡村,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开展帮扶工作,这件事情的难度可想而知。”光谷联交所恩施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恩施硒资源国际交易中心总经理胡礼杰谈到过去,语气中充满感慨。
时任光谷联交所相关领导一行调研大坝村
既然人生、地不熟,就要先认人、地变熟。
自蔡健起,光谷联交所三届驻村工作队到岗后的第一件事,都是“爬山”。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从一个村民小组到另一个村民小组,在村“两委”的协助支持下,逐户逐人开展摸底排查和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村中的困难户。
“这项基础工作,除了消耗时间和体力外,最大的阻力在于村民。有的村民对相关政策不了解,需要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还有的外出务工,常年不在村中,让人口统计变得十分艰难。”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汪应军说。
慰问困难群众
在摸排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了解到,30多岁的田蓉身患尿毒症,丈夫在外务工,家中有两个孩子,每星期还需要3次前往30多公里外湖南省龙山县的医院做透析。
收到汇报后,光谷联交所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发出捐款倡议,组织爱心捐款,捐赠生活物资,并安排驻村工作队帮助田蓉办理低保户手续、协助医院往返,解决其“就医贵、就医难”问题。
“目前,我们除了对田蓉保持经常联系、经常慰问、经常回访外,2023年全村48个低保户,都在我们的监测范围内。”汪应军说。
免费体检活动
大坝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文超,把驻村工作队这些年的努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光谷联交所开展定点帮扶八年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事儿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工作往一处干,帮助村民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受到了广泛认可和称赞。”杨文超笑着告诉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来凤县退出贫困县。
顽固多年的“铁帽子”,这一天,被成功甩掉。
由点到线:从帮扶个体到帮扶整体
自2021年7月进驻大坝村,汪应军每年都会将当年的工作资料汇编成册。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拿起一本仔细翻阅,里面记载着当年度每一份汇报资料、调研结果、项目申报等,厚度约5cm,堪称大坝村驻村工作的“百科全书”。
“路,越走越熟;人,越认越多;工作,越做越扎实,因此每年的汇编,也越来越厚。”汪应军笑着说。
大坝村产业路建设项目
扎根在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便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薛家桥鸿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平友还记得第一次接到光谷联交所驻村工作队打来的电话时,自己内心的茫然。
“村里人的电话我都有存,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一时间有点懵。还是他们后来找上门,特别热情地问我有什么困难,以后想往什么方向发展,才渐渐地熟悉了。现在他们三天两头地到我这里来,有什么新政策出来,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
自2020年成立后,薛家桥鸿运专业合作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都获得了光谷联交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目前各方面都已走入正轨:成功申报“薛家桥鸿运农业种植加工观光体验园”项目,挂牌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接受网络直播培训……
组织网络直播培训
“我们现在开设了3个抖音号,粉丝累计近4万,通过直播销售自己生产的土豆、西瓜、黑米、红米等农产品,”李平友说,“仅在抖音平台,我们的年销售额便过了百万。”
除了直接帮扶农民合作社,作为推动大坝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了解到,光谷联交所党委还十分注重发挥以工代赈重要作用。在大坝村修建茶厂、河堤、产业路等项目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当地村民和易迁安置点的群众务工,获取劳务报酬。
“为了让村民有一技之长,我们还与村‘两委’合力举办了网络直播、草编技艺、烹饪技能、茶叶培管等多项培训活动,助力村民就业增收。”汪应军说道。
如今,放眼望向大坝村,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公路;家家户户吃上安全自来水;60千瓦光伏发电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年为大坝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光伏发电产业
2022年,光谷联交所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工作,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对大坝村三留守关爱服务中心及六点半课堂的设施配套,进行了升级。
同年,光谷联交所与旧司镇政府共同打造大坝村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一期,100个高清摄像头全域覆盖码头一期、楠竹坳、官塘坳及高洞集镇4个集中安置区,投入资金70余万元,拥有视频监控、安全报警、智慧养老健康报警、广播喊话、数据共享等五大功能,用“数字大坝”助力幸福大坝。
建成“三留守”关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不仅满足了群众生活需要,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通过企业+农户、产业+农户,大坝村人安居乐业奔富路,现有藤茶250亩、黄精100亩、蚕桑100多亩,建起了果酒厂、五金厂、茶叶加工厂、杉木园和薛家桥两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民年人均收入14500多元,正在从贫困村向致富村“蝶变”。
由点到面:从增加收入到壮大产业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该如何深入开展产业扶贫,谱写脱贫致富新篇章?
光谷联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磊认为:“产业扶贫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变‘开发式’扶贫为‘参与式’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大坝村年平均降雨1400毫米,日照1400小时,平均温度15.8℃,无霜期256天,农林作物中硒含量高。来凤藤茶、油茶和黄精在武陵山区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美誉度,被誉为“硒凤三宝“。其中,藤茶是来凤县第一大农业产业,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建设村集体经济藤茶种植基地
光谷联交所党委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在深入了解当地实际后,综合考虑产业扶贫的效益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经过系统研究论证,确定了消费帮扶、普惠金融、股权融资、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产业扶贫方向——
在消费帮扶方面,光谷联交所依托恩施硒产品新零售线下体验中心和恩施硒交供应链线上平台,为恩施州8市县的特色农副产品分别设立“一县一品”专柜,打造富硒产业集群。通过武汉股交中心四板优品汇平台,为大坝村中蜂等来凤县特色农副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提供网上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知名度。自2016年至今,已购买农副产品18万余元,帮助销售农副产品近470万元。
“一县一品”专柜
在普惠金融方面,光谷联交所依托开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金融技术优势,为持牌网商银行推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地方政府建立专属数据库和行业特色的授信模型,为农户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纯信用、全天候、“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的信贷产品。自2019年以来,网商银行累计为包含大坝村在内的恩施州5万余人,提供了近50亿元贷款。
在股权融资方面,借力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助力企业四板挂牌,帮助来凤企业获得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底,恩施州在武汉股交中心累计托管登记企业311家,托管总股本58.24亿股;挂牌企业总数306家,共成交2.09亿股,成交总额5.55亿元。来凤县在武汉股交中心累计托管登记企业17家,托管总股本4.34亿股,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7家。
在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方面,光谷联交所恩施公司与来凤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合作。目前,光谷联交所恩施公司已拟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县农业农村局已确定平台办公场所选址,后期由双方派员组成专班,共同开展项目推进。
黄精大棚基地
通过直接投入、引进项目、爱心捐款等多种方式,光谷联交所自2015年至今,在大坝村已累计投入资金872.88万元。其中,直接帮扶资金70万元,引进资金780万元,爱心捐款22.88万元。已帮扶完成的项目22项,包括基础建设项目10项,产业建设项目5项,教育支持项目2项,爱心捐赠5项。
肉眼可见的是,大坝村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村中环境好起来了,日常生活幸福起来了……
统筹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
在增强大坝村“造血”功能的同时,光谷联交所始终坚持党建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通过驻村工作队在村民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引入活水,增强基层组织力量。截至目前,大坝村村民共有党员44人,其中驻村工作队发展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
“通过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常态性召开村‘两委’及驻村工作联席会议,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支部培养发展党员,培养基层干部,为大坝村在经济‘造血’之外,在精神方面同样增添‘新血’。”汪应军说道。
定期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有着汪应军这样的“领头雁”,驻村工作队自然是一个好队伍。
2022年4月,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表彰2021年度省派驻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汪应军被评为2021年度工作突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谢文飞被评为2021年度工作突出驻村工作队员。
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大坝村将书写怎样美好的答案?这需要交给时间来验证。
行走在大坝村,在和煦春风里,在绿水青山旁,在鸡犬相闻中,人们欣喜地看到,8年来,由光谷联交所打下的坚实基础,让大坝村正在描绘一个日渐美好的乡村振兴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