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临沂兰陵:“第一书记”的“振兴三十六计”

发稿时间:2023-05-26 09:08:00 来源: 澎湃鞍山

  琅琊新闻网讯 临沂市兰陵县致力加快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步伐,第一书记作为其中的“生力军”,将“致富脑洞”化作乡村振兴的源泉活水,浇灌出一朵朵强村富民之花。

  “大众书记”的“强心剂”  

  “我们的学习中心融合V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能够营造全景式、沉浸式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环境。”万兵兵正在介绍尚岩镇VR智慧党建学习中心技术功能。

  在兰陵,说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绕不开尚岩镇文峰村,还有大众报业集团派驻第一书记万兵兵。

  班子威望不高、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发展后劲不足……曾经的文峰村也面临着制约发展一系列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新闻一线的党媒工作者,万兵兵常年跟基层打交道,深知党组织之于村庄正如心脏之于躯干,建强村党组织这个“主心骨”,村庄自会充满发展动力与活力。

  强化组织建设,设施提升是基础、教育引导是关键。驻村后,万兵兵发挥党媒优势,在规范“三会一课”、落实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提高党员志愿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协调各方资源,不仅完成了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建设了红色文化学习长廊,还牵头打造了临沂市首个VR智慧党建学习中心,将“智慧化党建”新概念输送到党员群众脑海中,也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方面,他们的探索实践还远不止这些——率先孵化出尚岩镇首个村级党建品牌“红色同心圆”,全力打造了以“初心”擦亮党员政治底色,以“齐心”共创村域党建格局,以“廉心”塑造廉洁自律形象,以“暖心”真情用心服务群众,以“安心”保障村庄平安健康的“五心工程”,不仅增强了党员干部“使命感”、群众“幸福感”,还陆续吸纳了3名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进一步壮大了队伍力量。

  “带好一班人,振兴一个村”。随着“主心骨”愈加强健,文峰村各项民生工程也有了新进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速、乡村振兴创业中心落地、“农户+基地+电商”新模式得以推广……有了“大众书记”的带领,鼓舞、服务、团结大众的使命号角在文峰村这片沃土上吹得更加生动嘹亮。

  “联通书记”的“高科技”  

  “地里长出个气象站”“水井自主浇地”这个村可不简单!去年,神山镇甄刘庄村入选“山东联通首批数字乡村”示范点,得益于一名自带“高科技”的干部。

  魏士友是山东联通兰陵县分公司创新业务中心主任、“数字乡村”建设推广专员。2021年11月,他被派驻到神山镇甄刘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我这个西瓜可不寻常,从播种到落地的生长过程,扫一扫就能看见。”村民刘邦付自豪地说。刘邦付是村里的“归雁”人才。前年的一场大雪,让他的大棚菠菜“全军覆没”。但魏士友的到来,将智能监控设备、农作物“溯源”系统等设施带进了村庄,让他重振旗鼓。生长周期一体化追溯、专家在线互动指导……神奇的技术,使其作物产量和溢价能力得以“双升”。他的“小棚”也逐渐扩成占地近200亩的“大棚”。

“‘鸭棚宝’可是解决了我的心头大事。”村民李金说道。 鸭苗孵化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先前,他雇专人日夜看护,但成活率依旧差强人意,而这个让人 头疼的 问题,就这样被“鸭棚宝”轻易解决了。24小时监测鸭棚温湿度,及时提供电话告警服务,不仅实现养殖环境管控“在线化”、培育过程“标准化”,还能提供产品市场价分析、农资在线交易、在线金融等服务,让农民实现“躺赢增收”。

  在兰陵,像甄刘庄村刘邦付、李金这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党建引领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为新时代农民致富带来无限可能,像代村一样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正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电力书记”的“点金计”  

  “落后、薄弱”曾是鲁城镇楼子村的“代名词”。一段道路、几盏路灯、甚至一些村集体办公设备,对其来说,都 可望 不可 而如今的楼子村,绿荫环绕、道路整齐,到处都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发的新气象。这一切变化,都要从第一书记朱翔宇的到来开始说起。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咱们想发展,就有千万条路”。朱翔宇是临沂市供电公司派驻兰陵县楼子村的第一书记,初到楼子村,他便下决心要带领大伙改变村庄面貌。

  村庄虽然经济薄弱,但是胜在规模大、人口多,闲置地也多。通过调研,他惊喜地发现了这一发展优势 于是带领支部一班人,利用南山上的空地,牵头成立党支部领办农业综合服务合作社,建设起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站,很快便与镇内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

推动村庄发展,不仅要变“输血”为“造血”,更要多渠道“造血”,而光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是最好的“点金”资源。 作为供电公司下派的第一书记,他发挥专业优势,协调争取90万元资金,利用村内学校屋顶空闲区域,助力楼子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目前投产使用的一期项目可促村集体每年增收7万余元,随着二期项目的完工,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将变得更加开阔。

  “我们打算利用原供销社空闲地开发村社共建项目,现已完成招标,通过车间生产及沿街商铺租赁,不仅能带动就业,预计每年还可再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朱翔宇说。

  变废为宝、点铁成金……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组织振兴撬动着产业振兴的杠杆,产业兴旺的崭新画卷正在兰陵大地徐徐铺开。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董玫珊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