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牛”书记拉动乡村发展的“蝶变密码”

发稿时间:2024-11-16 10:56:00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靖西市新甲乡多甲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科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思维,践行着乡村振兴发展的使命,用真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 “牛” 书记。随着乡村产业多样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数字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他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明确定位和发展导向,成为多样化拉动乡村发展的“蝶变密码”。

  察民情 知家底 解民忧 

  多甲村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新甲乡国家深度贫困村之一,2020年整体脱贫出列,总户数634户,共2626人。其中22个村民小组都住在大山沟里,用水难、行路难、挣钱难。“水源少,庄稼旱,种地难,收成浅,一年到头没余钱。”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是这里当年的真实写照。

  今年39岁的陈科,2023年4月被自治区烟草专卖局选派驻靖西市新甲乡多甲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主动融入服务乡村工作大局,上任不到两个月,就跑遍了全村13个自然屯,走访了636户农户,查看了2164亩耕地。初来乍到,不懂当地方言,但他坚持每天早出晚访,把人民群众的 “小事” 当做自己的 “大事”。白天,他埋头于资料和档案,尽快掌握全村的建设发展等情况;夜晚,在村“两委”的陪同下走访入户,耐心倾听群众的所想、所求、所盼,协助村 “两委”班子处理贫困群众申请补助、解决就业、申领残疾人补贴等工作,持续做好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落实 “一户一方案”帮扶措施,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驻村以来,完全把自己当作乡多甲村的一员,还虚心向村民学起了方言以方便沟通交流,同时,他们在田间地头和村委会广场向村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采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和大喇叭广播宣传的方式,宣传新政策、新理论,提高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度。

  “平时村里大小事,大家都喜欢找陈书记帮忙解决,去年他帮我的小孩办理助学金5000元,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我很感激陈书记。”脱贫户黄世庆说。

  挖深井 引清泉 润民心 

  多甲村属岩溶山原地貌,大部分都是石头山,山多地少,季节性缺水、这个曾经被缺水问题深深困扰的村庄,日常的饮用水要靠人力到几公里外的水源地去挑,村民们的生活充满艰辛。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农业灌溉更是奢望,土地因为缺水而干裂,农作物产量极低,多甲村弄月屯384人、106头肥牛饮水困难。陈科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与村“两委”成员一起,翻山越岭,勘查周边的地形,查阅大量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然而,过程并不顺利。一次次的勘测结果不尽人意,有的水源距离太远,铺设管道成本过高;有的水源水量太小,无法满足村庄的需求。寻水之路,艰难坎坷,但并没有放弃,他的眼神中始终透着坚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后援单位支持捐赠资金11.5万元打井取水。

  “出水啦!出水啦!看到源源不断的水流了!”伴随着打井机械的轰鸣声,来自地下190多米的井水喷涌而出时,多甲村弄月屯的村民无比激动地说。孩子们在水花中欢笑,老人们颤抖着双手捧起这来之不易的水,妇女们再也不用为挑水而发愁。群众纷纷夸赞这是民心工程,并且将这个井命名为“感恩井”。有了水,村庄仿佛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曾经因缺水而荒芜的土地上,农田得到了灌溉,农作物茁壮成长,产量大幅提高。村民们开始尝试种植更多种类的经济作物,收入逐年增加。

  使“牛劲”壮“牛气”“犇”富路 

  “找不到‘牛’书记就去养殖场,保准在那!”新甲乡多甲村村民如是说。走进多甲村集体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的圈舍映入眼帘,一头头肥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发出“哞哞哞”叫声,陈科正在娴熟地给肥牛投料。“多甲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采取“党支部+企业帮扶+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党支部带领合作社坚持统一购买、统一饲草、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陈科说,在后援单位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的扶持下,全村已建有牛棚75个,全村牛存栏量已达1000余头,养牛户占80%,种植牧草面积200亩,实现带动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055元,村集体收入72万余元。村里的养殖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牛羊的数量不断增多,为周边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下一步,将不断健全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养殖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精心打造肥牛养殖专业村。

  “早先我在外地打工,挣不到几个钱,也照顾不了家人,现在回家创业乡,不仅能看管小孩、照顾老人,甚至还能带动村里的亲戚朋友养牛共同致富。”谈到自己返乡创业的经历时,村民欧阳世言谈中充满了信心。

  种烤烟 优产业 促增收 

  烤烟产业是靖西市的支柱产业,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优点,为了做强做优烤烟产业,陈科多次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打消村干部群众对发展烟叶生产的疑虑,因势利导实行“发展种烟大户,辐射带动农户种烟致富”的发展新模式,优先将脱贫群众和监测户纳入到烤烟发展的利益链条上来。2024年,完成70亩烤烟种植的土地流转和面积落实,生产中一直指导村民运用智能化烤房,控制温、湿度和通风,让每一片烟叶都能烤出最佳成色,确保烟叶的成熟度和高质量,彻底打破了多甲村无种植烤烟的历史。通过发展烤烟产业,为多甲村带来了希望和活力,让这个曾经平凡的村庄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为其他乡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近年来,多甲村紧紧围绕“强基础、优产业、固成果、兴乡村”的工作思路,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构筑“党建引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富”的工作格局。先后被自治区党委授予“农村四星党组织”;“自治区卫生村”;百色、靖西两级“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示范、文明村”;百色市2023年度“治理有效”“红旗村”;靖西市“红旗村”;靖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陈科的事迹成为了村民口中的佳话和各级新闻媒体关注报道。(何彪 黄凌雁)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