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发稿时间:2024-11-20 21:40:00 来源: 长江网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只有抓住乡村人才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导方向,顺利找到解决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出路。只有在人才队伍的支撑下,才能进一步落实人才、组织、文化振兴的各项政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高度重视乡村本土人才价值。大力激发本土人才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首先,全面利用好当地“土专家”的价值,邀请这些人才到田间进行面对面地实践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其次,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人缘、亲缘、地缘的优势,引导其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努力挖掘各类的技术工匠和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汇集本土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再次,培养一批立志在乡村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培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术型等不同类型的农业人才,深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最后,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重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使每位基层干部都能与农民建立浓厚的感情,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保卫者和推动者,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乡村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留住人才。乡村人才建设不仅要立足于人才队伍的培养,还要密切关注如何有效留住人才。大量人才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城乡差距过大,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空心化状态带来的恶性循环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配套设施建设,真正把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从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全方位提高农村生活舒适度,从而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强人才对乡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脱贫致富奠定可靠基础。
制定优惠政策,完善下乡激励机制。乡村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下乡,为“三农”服务。首先,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一些开设农业相关专业的高校与学生达成定向培养协议,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农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其次,结合乡镇人才的实际需要,通过资金奖励、项目扶持等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的政策扶持力度,从而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前往农村就业。最后,为保证大学生能在农村扎根,要探索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分配激励制度、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激励制度,为乡村建设队伍中的优秀人才颁发荣誉证书、发放人才津贴、切实增强乡村人才的获得感与归属感。(王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