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驻村指导员上台赛“武艺”

发稿时间:2024-11-26 09:52:00 来源: 农民日报

  当再次上台讲述驻村工作的心得体会时,来自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宋家店村的驻村指导员金佳虹满是感慨。两年前,她讲述了“金姑娘”的驻村故事,拔得柯桥区第二届“指导员来了”擂台赛的头筹。这次,金佳虹作为嘉宾“返场”亮相,将故事的“续集”娓娓道来。更让她欣慰的是,徒弟黄思煜在场上同样一举夺魁。

  日前,柯桥区第四届“指导员来了”擂台赛如期举行。经过前期激烈的海选和初赛,来自16个镇街的16名选手脱颖而出,大家围绕各自特色分享经验做法,进行最后的角逐。将评委打分与民情调研得分相加排出高低,前三名获得一等奖。记者发现,上场者多半为“90后”,他们身份各异,有退役军人,有工作多年的“老手”,也有初出茅庐的选调生。

  黄思煜同样来自平水镇,曾是宋家店村的助理指导员,昔日跟着金佳虹一起访农户、讲政策。如今,他独立联系的同康村发展迅猛,自己亦成了驻村指导员中的佼佼者。擂台赛上刚开嗓,黄思煜就晒出两年前的自拍照打趣道:“近两年的驻村工作,让我的体重降了20斤,但村民的钱袋子却鼓了起来。”

  何以增收?黄思煜将目光盯牢村里的“土特产”——同康笋,这是绍兴市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因为白嫩、鲜美,同康笋早就名声在外。可是以前销售主要依托村内自发的小市集,笋农们一旦遭遇销售难,很容易增产不增收。黄思煜的解题思路是主动寻求市场。

  一套“组合拳”由此展开:首先,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鲜笋“三进”活动此起彼伏;其次,借助区内“山海协作”,将平水镇的产地资源与马鞍街道的市场资源互补,实现产销精准对接;最后,通过村级统收和企业团购,打通从林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绿色通道。2024年,同康村2万多斤春笋顺利出山。

  除了拓宽销售渠道,黄思煜还为笋干菜打造创意包装,研制开发出“笋干拿铁”“笋干奶茶”等饮品,让山里货化身“新潮物”。此外,与市、区两级青少年宫合作,开发“竹子的秘密”“竹go有趣”等农事体验课程。总之,多措并举帮助同康笋快速出圈,提升附加值。

  异曲同工,来自王坛镇东村村的驻村指导员寿烨冉也聚焦产业做文章。擂台赛现场,她化身为一名导游,乘着“梅好青春”共富专线,将大家从梅海大道“带进”村庄。青梅正是该村的拳头产品,说话间大屏幕画面转向共富工坊,也是产品集中展销区域。寿烨冉最关注的是,好产品谁来卖。

  “面对农村年轻人大量流失的困境,我们与团区委共同推出‘新农人’联合计划。作为属地发起人,我积极对接资源,承接了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还组织机关干部、村里的后备人才和年轻农业经营主体担任‘青年推荐官’外出考察,学习直播技能。”台上,寿烨冉也不忘为“星星阿姨家”的青梅酱打广告,“味道很地道,待会儿大家都买些……”

  3个小时的擂台赛中,驻村指导员们各显神通,与其说是一场较量,更像是一场分享经验的交流会。据了解,20年前,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部署推动下,浙江在全国率先有组织地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指导员,并形成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而在全省推广之前,2003年12月,原绍兴县兰亭镇(今为柯桥区兰亭街道)已率先试点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如今,该制度已成为浙江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一张“金名片”。就柯桥区而言,20年间下派的20批次共计6400余名驻村指导员,用绝招妙招带领一个个村庄实现“蝶变”。而驻村指导员的职责内涵也不断拓展升级,从驻村到驻社、驻企,从单一驻村到组团驻村“全单位压上”,制度不断传承深化。

  柯桥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举办“指导员来了”擂台赛旨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接下来,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作风、更强合力,持续推动驻村指导员制度在柯桥交出‘高分答卷’,让这一制度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实习生 陈震宇)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