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从大学讲台到乡村振兴舞台

发稿时间:2024-12-06 11:24:00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记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岜林村驻村第一书记覃黄兆

  “路这么远,玉米这么重,你可以打电话给我们帮你拉呀?你这样背,得到什么时候?”近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岜林村龙头屯,正在驾车下队走访的驻村第一书记覃黄兆,遇见村民罗美花,正在吃力地背着玉米走回家,他赶紧停车,开车门,帮罗美花把一筐重重的玉米装上车,送她回家。

  岜林村深处大石山区,全村人口790人,是金城江区九圩镇最偏远的一个山村,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屯屯都通了硬化路,产业路也在不断增多,但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他们不会开车,出行依然靠步行,劳作靠肩挑背扛。

  像罗美花这样不起眼的小事,对村里的群众来说却是大事。覃黄兆把这一件件小事当成了驻村日常。外出办事,遇到在路边等车赶圩的群众,不用他们招手,就会顺路稍他们一程;走访途中遇到从地里背着红薯回家的老人,就会把他们送到家;下雨天,他会主动驾车,接送留守儿童放学……

  让高山土货鼓起群众“钱袋子”

  覃黄兆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23年4月底,驻村工作队轮换,任教刚满三年的覃黄兆主动请缨,到岜林村任第一书记。从大学讲台到乡村振兴舞台,覃黄兆很快就找到了“工作锦囊第一步”——熟悉村情民意。

  覃黄兆一到任,便与另外两名驻村搭档挨家挨户串门,了解村情民意。短短1个月,他就把村里8个屯218户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岜林村海拔约2000米,气候温和,适合种植小米、红薯、米茶辣,养猪、养牛、养羊。但山高路远,老人赶圩难,这些“土货”难以销售出去。如何把“土货”销售出去,真正鼓起群众“钱袋子”?覃黄兆思考着,开列出了驻村第一张工作“清单”——开展消费帮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城江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是岜林村的后盾帮扶单位,覃黄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来自金城江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的工作队员王光信和赖刚,他们一拍即合。

  2023年6月,他们开始行动起来,下屯宣传,介绍消费帮扶的方式,收集农特产品种类、收获时间。他们不遗余力,动员后盾单位同事、动员身边亲戚朋友,购买岜林村农产品。他们还拿出自己的爱车,开展“驻村工作队后备箱”周末行动。

  驻村不到两年,他们已在两个后盾单位和岜林村往返数百趟,岜林高山小米、高山火麻、农家土鸡蛋、土猪肉、土山羊肉、土鸡、蜂蜜等,乘车进程,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美食,解决岜林村村民农产品销售难问题。驻村以来,他们为岜林村销售农特产品5万多元。

  让群众参与乡村建设

  在覃黄兆驻村日记本的首页有一段话:色艳屯屯内道路该硬化了;老门洞没有产业路影响群众生产;色艳屯群众喜欢运动,但是没有运动场;岜林村门洞屯原旧住址至门洞安置点火麻、铁皮石斛产业砂石路项目只有修建起来,才能破解搬迁群众发展产业难题……我两年第一书记经费只有10万元,怎么利用有限的经费完成这些事情,除了向上级申请经费,还需要群众参与其中。

  带着这些群众需要解决的“心头事”,覃黄兆组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专题会议,他提出:可以尝试动员群众一起出资参与建设。

  他们到色艳、老门洞组织召开群众会议,大伙都非常支持,纷纷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两个屯通过公益林资金、群众出资、能人捐款,自筹了16万元,加上2023年和2024年第一书记经费共10万元,还申请了上级项目,如今,色艳屯屯内道路已经硬化完成,篮球场已经安装了篮球架,旁边空地上放着一个崭新的乒乓球桌,6盏路灯已经安装完成;老门洞产业路438米已经完工;岜林村门洞屯原旧住址至门洞安置点火麻、铁皮石斛产业砂石路项目正在修建中。

  让群众感受人间温暖

  村里大事要谋划,群众小事也不得马虎。帮助群众解难题,在覃黄兆的驻村工作中已经成为常态。

  2023年9月20日晚,天气逐渐转凉,覃黄兆入户走访,得知脱贫户蒙永全在家摔伤,他立即联系村医赶赴现场。经村医诊断,需要送到县级医院就医。他不顾一天的工作疲劳,连夜驾车送蒙永全前往金城江区医院治疗。这令蒙永全感动不已。

  家住门洞安置点的罗氏两兄弟,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2023年父亲不幸车祸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兄弟俩的生活和求学之路陷入了困境。覃黄兆和工作队员立即收集材料向民政部门汇报,帮助两兄弟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孩童保障,如今,生活有了保障,兄弟俩可以安心读书了。

  “我们不仅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现实难题,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让他们勇于面对困境,敢于战胜困难,这才是留给他们未来拿不走的‘本领’。”覃黄兆介绍说。

  提振乡亲们精气神

  岜林村主要居住着汉、瑶等民族,群众居住分散,民间交流甚少,每每举办活动,群众不敢说、不敢参加。驻村后,覃黄兆从精神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通过举办活动,决心让乡亲们不仅敢参加活动,而且敢展示才艺,提高精气神。

  “大人比较害羞,有活动不敢参与,不敢上台。村里有一所小学,虽然学生不多,但可以从这方面抓起。”他联系后盾单位在岜林小学开展校村结对、六一活动,为孩子们送去大米、食用油、学习用具、体育器材,与孩子们互动;业余时间,覃黄兆和驻村工作队员到岜林小学与学生教他们唱歌、画画、做游戏。

  三月三,在学校开展多彩民俗活动,还邀请村里群众一起参加,刚开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害羞,不敢展示才艺。覃黄兆改变思路,从制作糯米饭、画彩蛋、调竹竿舞这些集体活动做起,让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带头参加,看见他们笨手笨脚的样子,大家笑的合不拢嘴,之后便卸下思想负担也跟着参加。渐渐地,越来越多来参加活动。

  暑期,覃黄兆利用后盾单位水电学院开展“三下乡”活动,把十多名大学生带到了村里,他们到学校与学生互动,入户帮群众收玉米、打黄豆、理发、为老人拍照,拉家常。

  渐渐地,覃黄兆把目光转向了村里的舞台。今年重阳节,岜林村举办重阳节活动,村里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游园活动大家争先恐后参加,文艺表演时,有年轻人自告奋勇上台独唱,有中年妇女上台对山歌,有70多岁的老人上台拉二胡……

  “与覃黄兆书记搭档工作,他很有干劲,我们每天都斗志满满。群众也变得开朗活泼了,以前活动怕没人参加,现在一到节假日群众就会主动问我们是否举办活动。精气神好了,凝聚力上来了,开展工作就顺畅多了。”金城江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驻岜林村工作队员王光信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韦福珍、兰艳玲、吴航宇)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