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驻村书记张金军:找准实事“小切口” 让群众获得感更可及

发稿时间:2025-01-16 10:42:00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4年6月,张金军带着组织的嘱托来到凉山州越西县书古镇斯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半年多来,他扎根基层沃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华西口腔人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个动人的驻村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

  “只有走进村民家中,才能真正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到村的第一个月,张金军和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一起入户走访、摸底排查。经过一番摸底调研,他了解了斯拉村的基本情况以及村民的需求。

  熟悉村里基本情况后,张金军开始探索找准民生“小切口”,办好为民“大实事”,让群众获得感更可及。张金军深知,要想使群众的日子再上新台阶,党员和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张金军始终把党建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各项制度,带领斯拉村村组干部和党员干部前往凉山州喜德县学习交流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乡村振兴的先进做法和产业发展经验,极大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张金军和驻村工作队结合斯拉村适合种植花椒、蜜蜂养殖等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由村级组织牵头的专业合作社。斯拉村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2024年,通过产业种植和土地流转,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12万元的收益。与此同时,张金军和驻村工作队还不断为强村富民想路子,积极组织动员本村劳动力280余人次外出务工,为村民增加收入140余万元,为本村在家务农农户申请养殖和产业补贴27余万元。

  扶贫先扶智,而扶智的关键在教育,张金军和驻村工作队积极用教育帮扶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在斯拉村持续开展“信搭大小手”活动,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生与斯拉村就读学生一对一书信联系,构建起大学生与斯拉村青少年之间的心灵桥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2024年暑假期间,华西口腔开展“从越西到华西——斯拉村青少年暑期夏令营”,为斯拉村的16名青少年打造了一场独特而深刻的教育体验。孩子们第一次坐动车,第一次见识到3D打印、机器狗等高科技技术。他们备受震撼和激励,表示回去将努力读书。同时,张金军联系华西口腔学生实践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斯拉村学生开展励志教育、口腔健康讲堂等。

  不仅如此,张金军还充分发挥华西口腔医疗服务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邀请华西口腔国家巡回医疗队到越西县书古镇中心小学、斯拉村开展义诊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华西口腔资源;在斯拉村建设“华西口腔-斯拉村健康科普宣传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越西县省直定点帮扶村、书古镇等地张贴口腔健康科普宣传画,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张金军还充分与当地政府沟通,运用乡镇微信工作群、县融媒体中心公众号、政府网站等渠道,加强“微笑之旅”唇腭裂慈善公益手术活动的宣传,为困难、低收入家庭的唇腭裂患儿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目前已经为越西县40余名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手术治疗。

  “张书记和他的单位可没少给村里办实事,路灯修好了,花椒种了,村里变美了,每家每户都发了‘华西口腔’牌木桌。孩子们也去成都开阔了视野。”提起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派驻书古镇斯拉村第一书记张金军,村民曲莫久法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把华西口腔精神带到海拔2500米的斯拉村,竭尽全力为斯拉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让斯拉村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张金军说。(金丽)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