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火锅伴侣”富万民

发稿时间:2025-05-02 09:42:00 来源: 农民日报

  近日,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内,一场以“火锅+苕粉”为主题的产业盛会引发行业关注。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重庆国际餐饮食材展览会上,武隆区正式获授“中国火锅苕粉之乡”称号,其地理标志产品“武隆苕粉”同步获评为国家级“金字招牌”,标志着这一传承三百年的非遗技艺,正以全产业链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据了解,武隆苕粉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历经“三洗三滤三晒”古法工艺传承,以“柔韧筋道、久煮不烂”的独特品质,成为川渝火锅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其核心产区位于北纬30度黄金生态带,20万亩红薯种植基地依托充足的日照和昼夜温差,为苕粉生产提供优质原料。如今,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武隆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攻克鲜粉保鲜、零添加生产等技术瓶颈,推出葛根粉、紫薯粉等创新产品,实现从传统作坊到健康食品的跨越。

  在武隆展区,10家企业携近100款产品亮相,从传统手工苕粉到即食速烹新品,全方位展示产业升级成果。数据显示,武隆苕粉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7万户农户年均增收超1万元。平桥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红薯种植1万亩,建成日加工12万公斤红薯的现代化工厂,农户亩均收益达5000元;白云乡农户借助电商平台,将手工苕粉销往全国,15公斤苕粉可创收300元。更值得关注的是,武隆苕粉集团公司带动1663户农户发展订单农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年销售额超4400万元。

  推介会上,中苕重庆食品、栾氏食品等企业与火锅餐饮企业签约,打造“火锅+苕粉”定制化供应链,现场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亿元。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表示,将通过品牌联名、电商直播等方式,推动“火锅必配武隆粉”成为消费共识。未来,武隆将以“十亿级苕粉产业集群”为目标,联动文旅资源推出“苕粉非遗体验游”“火锅美食之旅”,实现产业与旅游“双向奔赴”。沧沟乡通过建设100公里徒步路网,将苕粉销售与乡村旅游结合,2024年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仙女山归原小镇则将苕粉加工与民宿体验融合,游客可参与红薯采摘、手工制粉,感受“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

  为支持产业发展,武隆区出台种植补贴政策,对10亩以上红薯种植户给予每亩50至80元补助,并投资1000万元改造加工设施,推动小作坊标准化生产。金融机构也积极助力——重庆银行为苕粉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用贷260万元,农业银行累计授信3280万元支持农文旅融合项目。“我们正推动苕粉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武隆区农业农村委主任甘元胜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科研机构制定行业标准,培育网红“爆品”,让武隆苕粉成为中国味道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从乌江畔的传统作坊到国际展会的焦点,武隆苕粉用三百年匠心书写产业传奇。随着“中国火锅苕粉之乡”品牌的持续发力,这根小小的粉条,正串联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