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数智进乡村 农家万象新

发稿时间:2025-05-08 10:55:00 来源: 农民日报

  眼下农忙正当时。在河南兰考,一场由科技驱动的乡村变革正悄然上演。近日,记者走进兰考,来到田间地头、乡村社区,不仅看到了数智兴农给乡村带来的崭新气象,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乡村数字化发展的巨大力量。

  “超级农夫”与“万象耕耘”

  在兰考仪封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农田里,无人机变身“空中卫士”在田间自如穿梭,按照预设程序完成今日工作。在它“身后”,被称为“超级农夫”的“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田间密布的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24小时实时捕捉着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信息,并通过移动5G网络,传输至兰考县“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超级农夫”对麦田管理“心中有数”,农民对丰收就有了把握。

  在仪封镇,每一块农田都被赋予了“数字生命”,传统耕作的“靠天吃饭”,正被数据驱动的“智慧决策”所取代。在该镇2.5G汇聚节点机房,记者看到,万兆网络设备飞速运转,正在为智慧农田搭建信息高速公路。“让数据信息多跑腿,让农民少跑路,科学高效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力量,是我们打造兰考县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的初心。”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高级项目经理李建华在讲解中说道。

  随着智慧农田与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近期,中国移动发布了“万象耕耘”农业大模型,该模型基于中国移动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具备农技知识问答、农情智能预警、农田智慧灌溉、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事智能规划等五大核心能力。记者了解到,在兰考高标准农田,“万象耕耘”已展现出强大的实力:AI农技问答助力农户攻克小麦赤霉病等难题,每亩可减少损失300元;农情灾害预警融合卫星遥感与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了灾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智慧灌溉系统依据土壤墒情与气象预警智能调控,节水30%,能使肥料利用率提升25%……科技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不仅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也使农田丰收更有保障。

  “区块链”与“信任密码”

  “兰考红薯,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物美价廉……”在兰考县人民广场消费帮扶活动中,中国移动派驻兰考县小宋镇程寨村的第一书记孙海涛在向消费者推介兰考的红薯。见到记者,他由眼前的红薯说到了“区块链”。近年来,依托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移动建设了农产品溯源体系,针对兰考蜜瓜、红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借助区块链先进技术,从农田到餐桌实现了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和可追溯。消费者通过手机,就可扫描出生产主体资料、产品生产管理过程、检测信息等内容。目前溯源平台累计接入30余种农产品,为7735批次农产品赋码,扫码超过9万次。这些特色农产品也借助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农产品赋码真正成了消费者的“信任密码”。孙海涛进一步介绍,中移物联网联合河南移动打造的兰考特色农产品产销溯源系统,以“一田一码”“一品一码”技术,将区块链的“信任密码”注入了每一份农产品。消费者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包装上的溯源码,从种子入土的那一刻起,土壤的“健康档案”、气候变化、智能灌溉的精准记录,甚至农机作业的时间轨迹,都能一一查验。

  “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一块土地、每一批次产品赋予了一个独特的身份证,服务超过30种当地特色农产品及多个高标准农田地块。”现场的中国移动物联网负责人廖嘉欣补充说。

  采访中,兰考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农户来说,透明化的数据不仅是品质的背书,更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对监管者而言,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让食品安全监管变得“有迹可循”。科技赋能下,兰考农产品正带着“品质护照”走出中原,成为消费者信赖的安心之选。

  “智慧村务”与“康养服务”

  数字智慧的变革不仅重塑了农田的生产图景,更悄然融入了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

  智慧村务平台的投入使用,让基层治理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在东坝头张庄村,智慧村务平台打通了县、乡、村三级的信息通路,整合了乡镇各村的村民、村组、户籍、房屋等数据,实现了信息联动。村干部兴奋地告诉记者,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可轻松完成日常工作、基础数据管理、事务下发等任务,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数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该村便民服务中心,只见智慧康养综治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村内公共监控区域;智慧康养村医管理平台清晰展示着今日告警数量以及村内老人分布;养老服务平台则详细呈现居家养老覆盖分布、设备管控等数据。说起平台的好处,村干部滔滔不绝:“综治大屏上陌生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员聚集报警等功能,为村民的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养老服务平台可与养老设备联动,让村委对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在游家小院,村民游文超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的康养“神器”:“房顶安装的人体行为感知器,一旦在家中跌倒,设备就会自动报警,通知子女;智能手表能看时间打电话还能测心率;睡眠检测带和报警器也是一样,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向子女的手机发送短信和电话提醒。有了这些设备,孩子们在外面工作也放心多了。”这些贴心的守护,就是得益于智慧康养综合治理平台。

  据了解,结合张庄村老年人占比高、外出务工青壮年多、村内村医资源紧张的现状,中国移动还设计了面向村委、村医、村民三方需求的“智慧康养”整体方案,精准施策。尤其是针对常住五保户、失能老人、80岁以上老人,目前已通过智能化平台建设,实现了对这些重点人群的高效监管。

  “在重点人群家中,我们帮助配备了养老五件套产品,包括移动康养中屏、SOS报警器、防跌倒雷达、老人健康手表、睡眠监测带等。”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市场经营部智慧康养项目经理皇甫亮介绍,搭配这些产品为重点人群居家养老提供了“四级预警”响应服务,确保预警信息必达。

  科技增添力量,数智温暖人心。河南兰考的数字化发展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科技惠及民生、赋能治理。(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涵阳)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