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发力助“金叶子”富民
发稿时间:2025-05-10 10:30:00 来源: 农民日报
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微风拂过,茶香四溢。作为山东“南茶北引”第一镇,海青镇因茶而兴、因茶而美。茶产业不仅让茶农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海青镇的茶产业规模庞大,3.5万亩茶园占据青岛市近三分之一,是江北地区茶园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57个茶叶种植村、200余家茶企,让全镇一半人口投身茶行业。海青茶年干茶产量260余万斤,产值突破3.73亿元,品牌价值达8.83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6.55亿元。这些成绩,不仅得益于北纬36度黄金产茶带的优势,更离不开当地围绕茶产业富民兴村的一系列有力举措。
茶农李祥军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过去,他种茶不懂科学种植,茶叶产量低、品质不稳定。加入碧雪春茶叶专业合作社后,李祥军不仅能免费参加技术培训,使其茶叶品质大幅提高,而且茶叶鲜叶还能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被收购。像李祥军这样的茶农,在海青镇还有很多。他们笑容的背后,是茶产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为提升茶叶品质,西海岸新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聚焦全产业链提升。全域推广生态茶园,完成200亩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北茶科研中心的成立和江北地区品种最多的茶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张续周团队自主研发的北茶36、东方紫婵等4个品种取得登记证书,新型茶种质培育工程培育出多个抗逆性高的茶种质,显著提升了茶叶质量和品牌溢价。
在科技延链方面,西海岸新区加强与山东省内高校院所合作,组建创新团队,挂牌“国字号”中茶所专家工作站,建成海青茶科技小院。茶多酚精深加工、梯子沟生态茶园等项目相继开工,茶洗护、茶保健等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既延长了产业链,也带动了茶叶价值翻倍增长。海青华忆茶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家综合性茶企,该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带动周边1300余户茶农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2024年还入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规范实施主体名录”。
品牌拓链让海青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西海岸新区大力推广“海青茶”品牌,不仅设计了“小海青”产品商标、数字化IP形象等,还举办了海青茶文化节、炒茶斗茶大赛等百余场茶事活动,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茶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赴多地参加展会,与伊朗客商签订合作协议,“海小青”品牌系列茶饮在青岛国际啤酒节畅销。同时,“村社互进”行动稳步推进,线下布设“邂逅海青”旗舰店,线上开通“海青上品”小程序,还搭建起青日潍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平台“海青上品”旗舰店,整合三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并于4月20日正式运营启用。
茶旅融合为乡村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海青镇党委副书记杨松介绍,海青镇发挥“竹风茶韵”特色,建设北部茶旅体验区,打造“三重茶境”和茶特色景观,中部文旅休闲区引入多个文旅项目,丰富了茶旅资源供给。海青茶博园等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青茶产业是西海岸新区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西海岸新区将持续从政策扶持、科技投入、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推动产业向更高品质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