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贵州省正安县石志村驻村工作队:扎根乡土践初心 真帮实干促振兴

发稿时间:2025-05-26 10:51:00 来源: 农民日报

  贵州省正安县土坪镇石志村地处青山环抱之中,潺潺溪流穿村而过,新修的水渠如银链般缠绕山腰……一幅和美的黔北乡村振兴图景跃然眼前。

  这背后,是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驻村工作队700多个日夜的奋斗足迹。在石志村海拔落差达300米的陡峭山岭间,他们用脚步丈量田野,用真心倾听民意。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乡村振兴的两条底线,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找到制约村子发展的关键症结——年久失修的土质水渠渗漏严重,让连片良田‘望水兴叹’。”驻村第一书记李季指着新建成的水渠感慨,“我们争取专项资金建成了4.7公里的三面光水渠,一下解决了400亩农田的灌溉难题,大大提升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

  站在田埂上的村民吴长远俯身掬起一捧清水:“这水渠修得扎实!以前上游的水源地一放水,就得全家上阵到土水沟附近堵漏,现在闸门一拧,活水润田畴,心里踏实得很咧。”老吴的笑声回荡在山间,身后则是长势喜人的有机稻田。

  如果说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乡村振兴的筋骨,那么环境提升则更让村子“精神焕发”。两年来,驻村工作队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稳步改善村容村貌。

  “现在村里环境好多了,家家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很干净,我们住起来别提多舒服了。”村民李光先的感受并非特例,而是驻村工作队从“小切口”解决“大难题”,将群众烦心事变成暖心事的真实写照。

  石志村党支部书记龚明跃翻着村务公开册细数变化:“从修建信号塔、推进农业灌溉项目,到完善沟渠建设、打造村委会阵地,再到为村里残疾人捐赠义肢、联系义诊,这些实打实的帮扶,乡亲们都记在心里。”

  两年来,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石志村的烤烟种植面积扩大了500亩,重修了堤坝、蓄水池和2处排水渠;打造生态休闲钓台10个,改造特色共享民宿2间,改建主干道10公里……

  随着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石志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文旅产业有了起色,由帮扶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填满了村民心田。(陈颖 王谆胤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子璇)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