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百莲百荷景区的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作为国企联村行动的标杆,项目规划荷花观赏区、农耕体验园等多元板块,建成运营后将释放景区管理、民宿服务等1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项目建在家门口,就业就在村里头”的美好愿景。
近些年来,杜集区针对村集体经济规模小、项目少、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小,经营管理力量不足等问题,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国企联村行动,探索镇村搭台、国企唱戏、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
推动资源联享。建立组织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参与,国企、镇村实施的工作机制,对全域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开展拉网式摸排,建立联村资源库。探索“耕地流转+闲置整治+产业导入”模式,引导国企将资金、技术、渠道投向闲置资产盘活、土地托管经营等领域,建成粮食种植基地、标准化厂房,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年增收约10万元。
抓好组织联建。创新“国企带镇村、强村带弱村”帮扶机制,选派国企党员业务骨干到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发展顾问,帮助村级发展理思路、谋产业、引项目。打造农业服务课堂,围绕低空经济、现代农业等实用技能举办培训班,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以强村有资源,弱村有需求为出发点,由年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强村,帮带无产业支撑的弱村,推动项目落地。
促进产业联营。按照“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的工作思路,制定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市区国企联合开发治理采煤沉陷区域,引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参与运营。合作建设大型冷链集配中心,推动闲置土地变产业园区、黑臭水体变生态景区。目前,全区共有25个国企联村项目,7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讯员 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