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贵州累计选派9.5万余名驻村干部一线助振兴
好路子靠脚底板走出来

发稿时间:2025-08-15 10:07: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8月2日,在贵州施秉县马号镇平扒村黄桃种植基地,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果农直播带货。邰胜智 摄

 

6月3日,在贵州赤水市葫市镇天堂村,驻村第一书记与群众修复被雨水冲毁的小桥。吕宝珠 摄

  近日,贵州召开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会,对145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101名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和128个驻村帮扶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对做好新阶段驻村帮扶工作进行安排。

  “好路子不会凭空而来,要靠脚底板走出来。”受到表彰的贵州独山县玉水镇合力村驻村工作队员杨永健分享体会。两年来,他发挥自己来自县农业农村局的专业优势,带着村民把昔日低效的老茶园变为村里的“摇钱树”,茶叶销量从不到1万斤增加到10万多斤,户均年收入5万余元。

  近年来,贵州不断完善政策、健全机制,通过精准选派、精准指导、精准管理、精准激励、精准捆绑“五个精准”派强用好驻村干部,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展现新风采。2021年以来,分三批次选派9.51万名驻村干部下沉一线。 

  着力把好质量关口,省级明确驻村干部选派“5项资格条件”和“10条负面清单”,严格实行“三审三查一承诺”机制,严把人选政治素质、能力作风等情况,省、市两级选派人员均为处科级或具备中级职称以上干部,3.1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均为县级及以上单位选派,确保选得优、派得强。坚持县级因需点单、单位按需派人、县级统筹组队,按照“党政部门干部驻软弱村、经济部门干部驻薄弱村、政法部门干部驻矛盾突出村、涉农科技部门干部驻产业村”要求组建工作队,推动帮扶供需精准对接。调整优化驻村工作队设置,明确驻村工作队队长挂任帮扶县县委副书记,更好发挥驻村工作队整体功能。

  找准履职任务,省级明确驻村干部帮扶工作任务,制定第一书记与村党组织书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履职事项清单,每季度印发驻村帮扶工作指引,聚焦不同时段进一步细化重点任务,指导驻村干部精准履职。建立省级示范、市州重点、县级兜底培训体系,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走村观摩等形式,每年对驻村干部开展至少1次全覆盖轮训。5年来,各级开展驻村干部培训1300余场次,培训31万余人次。今年6月,省级举办专题培训班,覆盖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帮助熟悉业务、提升履职能力。

  省级出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机制推动提升群众认可度等制度举措,严格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措施,动态调整不胜任不尽职的驻村干部。黔西南州、铜仁市等地还探索了驻村干部党组织关系、日常管理、考核评定、绩效评价“四个划转”等有效做法。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驻村干部真蹲实驻、真抓实干。

  激发干事热情,建立优秀驻村干部培养使用跟踪机制,指导各地定期跟踪了解获省级及以上表彰驻村干部后续培养使用情况,2023年以来受表彰的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超过70%获晋职晋级或提拔使用。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优秀驻村干部和先进集体表彰,涌现出一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

  严格落实派出单位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所帮扶村责任、项目、资金、人员“四个捆绑”,着力汇聚帮扶合力。派出单位每半年至少听取1次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工作汇报,主要领导每半年不少于1次、分管领导每季度不少于1次到村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困难,协调资源、力量进行帮扶,各级派出单位在落实驻村干部工作经费上给予有力保障,形成“一人驻村、全员帮扶”格局。(通讯员 贵组轩)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