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聚焦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注重在来源储备、培养培育、管理使用上持续发力,扎实开展1022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培优育强”行动,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多元储备强基础
“市委组织部联合农业农村、人社等10部门力量组建工作组,对产业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能人等5类重点人群进行排查,目前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09名,为后续换届做实前期工作。”文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鸿介绍。
建强村级干部后备力量是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建强基层党组织、培优村级干部队伍的有力支撑。文山州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的通知,建立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社会工作部、农业农村等部门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由县委书记带头攻坚重难点村、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挂联乡镇、乡镇领导班子包村,形成一级抓一级、逐村选优配强的工作格局,全面压实县乡两级党委换届力量储备工作责任。
去年以来,文山州州县乡联动组建104个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集中面谈、个别谈心谈话、民主测评、联合会商、县委审定等方式,有序组织实施843个行政村班子中期评估工作,对5563名行政村班子成员进行分析研判,并结合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由挂联处级领导带队定期研究推进,确保后备力量储备与换届工作需要相匹配。
谈到后备人选储备工作,广南县那洒镇组织委员邓跃樊说:“在镇里发布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的通告后,短短两天就有29人报名,一些乡土人才还是愿意回到家乡服务。”
为解决人选来源渠道不宽的问题,文山州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育等方式强化后备力量储备。利用春节返乡时节召开返乡人才座谈会,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平时则依托跨省驻外就业工作服务站、流动党员服务站等载体加强日常联络,争取更多在外经商务工能人返乡建设。同时,采取下村摸底、上门动员、社会招聘等方式盘活本土人才,从现任村(社区)干部中纳入一批、村内各类能人中推荐一批、基层治理专干中培养一批、本乡本土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中物色一批,建好人才储备库。截至目前,全州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2370名,平均年龄3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527名。
培养锻炼促成长
“来到大火地村担任书记助理后,时常跟着村书记走村串寨,熟悉了很多村情,也积累了工作经验。这样的历练对我今后的工作是比较实用的。”麻栗坡县下金厂乡大火地村后备干部肖建说。
在后备力量培养上,文山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实施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培训,近两年推动617名村级干部和后备力量顺利结业并获得大专以上学历,举办专题培训班18期培训1868人。建立乡镇、村(社区)两级“双重”帮带指导工作机制,安排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结对帮带联系人,对2370名后备干部全覆盖结对帮带,结合实际选取123名后备干部到村(社区)担任“文书”“综治专干”“书记助理”等过渡性岗位,通过“领帮带”参与入户走访、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等日常事务,让后备干部在实践中提高素养、增长才干。
同时,探索“名誉村长”选聘机制,把部分后备干部中的创业人才选聘到村担任“名誉村长”,不占职数、不领报酬,化身乡村发展的“参谋员、策划员、服务员、宣传员”,通过实践锻炼锤炼本领,有效参与到村庄治理中。在边境县实施“兴边头雁”培育工程,跨州跨省打造“头雁孵化基地”,选派37名边境村(社区)干部到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内外“国字号”村跟岗历练,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后续选优配强村级“头雁”打牢基础。
优进绌退激活力
“既然家乡信任、乡亲需要,我就要把这片绿水青山变成致富的靠山!”在富宁县剥隘镇者宁村的陆基养鱼项目工地旁,新任党总支书记蒙成生正与村民查看工程进度。这位曾在国家管网云南公司文山作业区工作的技术骨干,在镇里多次上门动员后,辞去企业工作回到者宁村以党总支书记助理的身份投身乡村建设。因个人能力突出、群众认可,2025年6月,蒙成生正式被任命为者宁村党总支书记。
文山州坚持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的跟踪培养管理,由帮带联系人定期对后备干部的履职情况、工作能力、群众反响、作风纪律等内容进行评价,健全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对表现较好的持续关注和培养使用,对意志不坚、水土不服的315名后备干部坚决调整出库。
完善村(社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构建“后备干部—村副职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梯次培养链条,盘活队伍畅通成长渠道,促使后备干部有序更替。目前已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村干部63名,调整补充25名后备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切实营造能上能下良好氛围,确保基层队伍来源充足、干事有活力。
作者:陶炳禄 冯明翠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