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26岁,这个村的两位书记携手推进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5-09-18 09:58:00 来源: 天眼新闻
九月的禾梨坪,秋高气爽,硕果飘香。
田野里,辣椒似火、稻子如金,一片繁忙的景象,秋收的喜悦写在群众的脸上,好似一幅丰收的水墨画。
“我来,我来!”
正在忙着给村里收辣椒的正是松桃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派驻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禾梨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唐麟璇,皮肤黝黑,看上去不像一个26岁的小伙子,已驻村第三个年头了。
村党支部书记龙忠则正在入户协调扩宽进村公路的事。今年52岁的龙忠,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刚一年多,因进村路无法错车,村里想扩宽,便于村民出行。
禾梨坪村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村寨。在龙忠回来任村党支部书记前,这里的村党支部书记已经空缺一年。
近日,笔者走进禾梨坪村,实地探访了这个村,看年龄相差26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是如何携手推进乡村振兴的。
一个回来 一个留下
禾梨坪村,因土地资源较为稀少,荒山和荒坡较多,人均耕地不足,村里劳动力主要靠外出务工,全村只有10名党员。前党支部书记麻四姐因身体原因不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村里一直未有适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人选。
2024年6月,在外发展的龙忠回到了禾梨坪担任起了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带领村民发展的重任。其实,龙忠在回来之前,一直在铜仁市碧江区做家具生意,而且发展得很好。
说起他回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笔者:“我是一名党员,也是禾梨坪土生土长的,我想回来带领乡亲们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自己的生意怎么办?龙忠告诉笔者:“我已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设禾梨坪上来,也没有时间回碧江,家里的生意交给妻子和儿子打理了。”
2025年5月,驻村第一书记唐麟璇驻村两年期满,马上面临撤换。是回去,还是继续驻村?当单位找唐麟璇谈话征求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驻村。选择继续驻村的原因主要是和龙忠有个约定:“我回来,你留下”。
两张清单 一心振兴
在龙忠未回来之前,唐麟璇虽然是驻村第一书记,因村里没有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的很多工作也落到了他的肩上。
“龙忠同志回来后,虽然我们年龄差距大,但是我们没有代沟,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合作得非常好”唐麟璇说。
在村委会,笔者看到了两张职责明确的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履职清单。清单上明确了各自的履职事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之前我们也有分工,职责没有很明晰,但是目标都是为了发展。”龙忠说。
2025年7月,贵州省下发了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履职事项清单,清单明确了驻村第一书记和村组织书记的履职事项。
在村里,两位书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一个年轻、政策熟、视野宽,能为村级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新办法;一个有经验、村情熟、知民意,在动员群众方面具有良好基础。
“对我们来说,明晰‘你和我’,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都是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望,我们的目标都是一心一意为乡村振兴。”龙忠说。
一份守望 一份传承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后一年。守住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展望未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传承脱贫攻坚精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龙治国是禾梨坪村六组的村民,原本在村里是比较富裕的家庭,所以在脱贫攻坚期间没有纳入贫困户。2024年2月,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龙治国户陷入困境。
“根据政策,虽然他家不属于脱贫户,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纳入监测。”龙治国生病后,唐麟璇带领村委人员第一时间到他家宣传政策并核实情况。经核实,龙治国户有返贫风险,并按程序申报纳入监测户。
禾梨坪村为了防止返贫,通过农户自主申报、预警线索排查、了解预警原因等,每月对全村145户710人全覆盖排查,做到符合监测的“应纳尽纳”;同时,还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帮扶、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确保每一户不返贫。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进村的路太窄了,村里面想扩宽到6米,这样就可以错车了,大家出行方便些。你家院坝可能要让50厘米出来”龙忠正和村民商量修路的事情。
禾梨坪村进村公路只有3.5米宽,随着村里车辆越来越多,进出很容易堵车。龙忠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把这条2公里的路扩宽,方便大家出行。和唐麟璇商量这件事,也得到村委同志的支持。
“群众听说要把路扩宽,占的土地都是村民自愿拿出来的。挖机也是村民的,村里面就出点油费。”龙忠告诉笔者。目前这条路已经开工,年底将会变成一条柏油路延伸到村里面。
在禾梨坪村建有一座乡愁馆,这里记录着禾梨坪的历史变迁,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禾梨坪发生的巨变。龙忠告诉笔者,最近贵州省苗学会授予我们村为“中国苗族文化成就最高的苗寨”称号。同时,在两位书记的带领下,正在策划将禾梨坪村打造成为研学基地。
“村里种植了烤烟、辣椒、土豆等产业,烤烟有500余亩,辣椒有100余亩,土豆有50余亩。”龙忠告诉笔者,今年预计产值100万元,发放劳务费30万元。村里还有2个生猪代养场,每年分红约6万元,一部分用来发放给困难群众,一部分用于集体产业发展基金。
光伏产业也给禾梨坪村群众带来收入。唐麟璇告诉笔者,目前流转了2000亩土地给光伏用地,仅土地流转费就每年有63.6万元。还有能在家的村民务工,增加了收入。
村里设立了励志奖学金,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2025年8月17日,村里组织举办了励志助学金发放活动,为全村23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励志助学金1万余元。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村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不同但不可或缺。龙忠和唐麟璇在禾梨坪村“你和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他们的目标一致、情感融合,最终形成最大合力,正在齐心协力为群众办实事、抓发展、促振兴。(记者 李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