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名新疆伊宁县村(社区)“两委”正职及后备力量跨越4400余公里,与如皋市村干部共同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实践,在双向互动中互学所长、共促提升。近年来,如皋市持续深化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建设,通过精准施策、多元赋能,着力打造适应乡村全面振兴需求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严格落实“五选十不选”标准,以“下派、选拔、招录、交流”“四个一批”拓宽干部来源,从机关干部、退役士兵、致富能手、本土大学生中筛选优秀人才充实基层,同步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审机制,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搭建实践帮扶桥梁,实施“群雁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选派46名驻村第一书记、99名联助书记下沉薄弱村(社区)破解发展难题,安排51名金融行业骨干、36名邮政系统干部挂职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补强服务短板,为干部队伍注入活力。
聚焦干部能力提升需求,整合优质资源推进系统化培训。每季度举办“村(社区)书记大讲坛”,以“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市委书记点评”推动以讲促学、以学促做;每年分层分类开展村干部全员轮训,市级聚焦政策理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集中授课,镇级结合产业特色、治理难点靶向培训。推行“强村带头人”帮带薄弱村干部、本土大学生村干部“导师结对制”,提升实战解题能力。联合如皋开放大学开通学历提升“绿色通道”,精准补齐知识弱项、夯实履职根基。
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既为干部消除后顾之忧,也为干事创业划清红线。建立村书记基本报酬“五级十八档”晋升体系和其他村干部“岗位报酬+工龄补助”的基本报酬体系,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村书记发放荣退津贴,切实增强归属感。每年面向村书记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将表现突出的村书记纳入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库跟踪管理,打破职业发展壁垒。推行“日常纪实+季度抽访+年度联审”全周期管理,机制,聚焦村务公开、“三资” 管理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确保干部舒心干事、清正履职。
“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卫华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实举措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干事活力,推动基层干部在乡村全面振兴一线担当作为,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坚实组织保障。(汪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