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雍敏 邓卫哲)2022年初,海南省政府出台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施行,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财政厅同步制定了三项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截至目前,四年累计奖补金额90937.75万元,奖补农业经营主体1304家。
政策设计围绕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推广展开,对符合条件且建立惠农利益联结机制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项目给予10万到1000万元不等的奖补支持。具体包括特色种植标准化生产、特色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9类项目。
四年来,年度兑付额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38亿元增至2025年的2.33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从实施效果看,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2022年首次兑付13816.43万元,覆盖127家主体;2023年奖补资金增至27607.34万元,惠及213家主体;2024年兑付金额达29798.65万元,覆盖主体扩至443家。2025年,政策进一步升级扩容,奖补项目已覆盖种业振兴、用电成本等多个领域,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截至2025年10月,当年已兑付奖补资金2.33亿元,奖补农业经营主体536家。
一批关键产业获得了重点培育。数据显示,热带高效农业企业营收上规模奖补累计兑付1.47亿元,带动173家企业扩大生产。农产品加工业4年获奖补资金2.31亿元;共享农庄累计奖补10813.44万元,打造43个农旅融合示范项目。
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2023年底,海南省专门出台《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种业全产业链推出十方面奖补政策。2025年的奖补政策明确,对入选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并成功实施成果转化的实体项目单位,企业自筹投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00万元的,按照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新增的南繁产业用电成本补贴已达2238.90万元、种业高质量发展奖补5586.90万元,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农业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