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小豆腐“磨”出百万产值

发稿时间:2025-11-22 10:58:00 来源: 农民日报

  清晨的阳光漫洒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雪洞镇雪洞村的山林间,小河边的豆制品加工厂里工作人员忙着生产豆腐、清理订单、装车配送,车身上“雪洞豆腐”的商标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伴随着引擎声,满载着新鲜豆制品的货车正准备出发配送。如今,村里锚定“豆腐”这一特色支点,深挖本地优质大豆资源与传统工艺优势,走出了一条“小产品撬动大产业”的逆袭之路。2025年,雪洞豆腐年总产值稳定在300万元以上,带动1030余农户增收。

  “过去各家做各家的,有的时候豆子不够,有的时候销路不好,想把豆腐做好太难!”有着20年作坊经验的老匠人杨朝辉,仍记得昔日困境。雪洞豆腐的独特风味,源于当地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与传统工艺的完美融合,但长期以来“小、散、弱”的作坊式生产,制约了产业发展。

  为破局,雪洞村锚定“规模化、标准化、多样化”发展目标,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衔接资金300余万元,通过盘活廉租房、老政府旧址等闲置资源,高标准建成占地450平方米的豆制品加工厂,并于2025年正式启动豆腐厂三期项目,通过创新探索“党支部+村企联合+群众”的模式,让分散的豆腐作坊“合起来”。

  “老手艺不能丢,但得跟现代技术结合,才能既好吃又好卖!”有着30年技艺的杨秀群,从家庭作坊主转型为企业技术指导员。她带领研发团队,将“磨、滤、煮、点、压”传统工艺与标准化流程结合,既保留豆腐“久煮不烂、鲜嫩入味”的特质,又能在原来加工豆腐的基础上提效30%。如今,加工基地配备冷藏仓库与3辆冷链车,实现“原料到成品”全程品控,口感始终如一。

  “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拿3000块钱,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车间泡豆的杨顺弟满脸幸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让群众受益,雪洞村创新推出“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将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村集体与三穗县山里人家有限公司签订固定资产租赁协议,盘活集体资产获得稳定收益;公司优先吸纳整合后的作坊艺人及当地村民就业,目前已解决5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让村民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以前豆腐再好,也就周边乡镇卖,现在其他地方的顾客们抢着买,订单天天有!”负责销售的秦振航自豪地说。好酒也怕巷子深,为让雪洞豆腐走出湘黔边界,雪洞镇政府与企业联手,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批发零售互补”的市场销售网络。

  如今,雪洞豆腐凭借“色白如玉、香逾石髓”的品质,不仅成为当地宴席必备菜品,更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从地方特产成长为享誉湘黔的知名品牌。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