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揭膜培土+N”让传统农艺焕发新生机

发稿时间:2025-05-24 07:37:00 来源: 大众网

  谷雨刚过,湖南慈利县的烟田里,一垄垄银色地膜随春风泛起粼粼波光,膜下探出的烟苗舒展新叶。岩泊渡镇的晨雾中,技术员刚勇手持测距仪的身影,与远处老烟农弯腰揭膜的传统姿态构成奇妙对照。随着烟叶进入旺长期,一场以“揭膜培土”为核心的田间管理攻坚战正如火如荼展开。

  今年以来,慈利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生态优先、科技护航、服务增效”为发力点,创新构建“揭膜培土+”管理模式,推动烟叶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这场始于田间的基础农艺革新,正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悄然重构烟叶生产的生态逻辑。

  揭膜培土+标准指导

(杉木桥站技术员丰清指导烟农培土)

  “以前揭膜全靠经验,早了怕冻苗,晚了又影响根系发育,现在有了‘技术口诀’,心里踏实多了!”杉木桥镇烟农寇秋红一边熟练操作揭膜工具一边感慨。慈利烟草针对揭膜培土的关键节点,总结出“三看两定”操作法:看烟株长势(旺长初期茎高30厘米左右)、看天气条件(连续3天日均温稳定在20℃以上)、看土壤墒情(土壤相对湿度60%-70%),定揭膜时间(4月中旬至5月初)、定培土高度(垄高45厘米以上)。同时通过开展“线上直播+田间课堂”双轨培训,将技术精准送达烟农。岩泊渡烟站创新推出“揭膜四步法”示范教学:一揭(沿垄边划膜)、二清(清除残膜杂草)、三培(分层填土压实)、四护(根部覆土防倒伏),作业效率提升40%。目前,全县已开展技术培训16场次,覆盖烟农300余户,标准化操作普及率达95%。

  揭膜培土+回收利用

(开展地膜集中回收)

  揭膜培土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效益账。慈利烟草联合湖南农大开展对比试验,数据显示:科学揭膜的烟田,土壤透气性提升30%,根系生物量增加25%,青枯病发病率降低2.3个百分点,亩均增产12%-15%。

  为破解烟田“白色污染”难题,慈利烟草实施“地膜革命”:推广0.012mm标准厚地膜7000亩,验收合格后烟农可享每亩32元补贴;构建“烟农收集-合作社转运-专业机构再生”回收体系,地膜回收率达92%;与再生企业合作,将废膜加工为塑料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率100%。

  揭膜培土+优质服务

(岩泊渡站技术员刚勇指导烟农绿色防控)

  在做好技术推广的同时,服务创新也在同步推进。“刚勇不仅帮我们揭膜,还手把手教我们用手机查病虫害!”高峰乡烟农张志飞点赞的刚勇,不仅是烟叶线的一名网格技术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负责30亩党员示范田的技术指导。

  在岩泊渡镇烟站,一场别开生面的“地头评议会”正在刚勇负责的党员示范田中举行。刚勇对烟苗株高、叶片数、茎围等生长指标进行系统评估,并针对当前生产关键期,督促、指导烟农规范开展绿色防控和揭膜培土;同时针对普遍存在的补苗长势偏弱、烟苗长势不一致、箍兜等问题,开展“田间会诊”,根据当前土壤墒情、苗情长势等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

  从一粒种子到一片叶子,这种全过程全链条“示范服务”模式和“田间课堂”,已解决烟农急难问题67个,技术到位率提升至92%。

  从银色地膜到碧浪翻涌的烟田,从祖辈相传的锄头到云端互联的传感器,这场“揭膜革命”掀开的不仅是作物生长的物理空间,更开启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当朝阳再次掠过刚勇的测距仪,映照在老烟农布满沟壑却笑意盈盈的脸上,随着慈利“生态烟叶”品牌价值持续提升,这些承载着科技与汗水的绿叶,正化作乡村振兴的"绿色证券"。(袁广源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