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暖民心 社区联建绘就幸福图景
发稿时间:2025-10-12 00:12:00 来源: 大众网
清晨的韶山市清溪镇火车站社区“爱晚”老年学校大厅里,悠扬的乐声伴着整齐的舞步响起,十余位银发老人正跟着节奏排练广场舞;隔壁的书画室内,几位老者挥毫泼墨,墨香与笑声交织——这幅充满烟火气的幸福图景,正是湘潭韶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与火车站社区深化联建共建、践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缩影。
优势互补,筑牢联建共建“基石”
走进火车站社区服务大厅,右手边的荣誉墙格外醒目:“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等数十块奖牌整齐排列,见证着这个辐射5个居民小区、服务2000余名居民的综合性社区,在基层治理领域的扎实根基。而与之携手的韶山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同样有着亮眼的“成绩单”——“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系统“示范党支部”、湘潭市首批“五星党支部”等,在党建创新、服务实践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社区有‘基础扎实、群众基础好’的优势,烟草有‘创新力强、资源整合活’的特点,双方合作就是要实现‘1+1>2’的治理效能。”该局(分公司)办公室党支部书记谢沛站在荣誉墙前介绍联建共建的初衷。
按照湘潭市烟草系统“1+3党建业务融合示范矩阵建设”工作部署,该局(分公司)党组多次走访调研,与火车站社区居委会达成共识:以党建为纽带,打破单位壁垒,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
今年6月,双方正式签订共建合作协议书,从党建、文化、惠民三大领域入手,开启基层治理协同新模式。
韶山烟草与火车站社区共建协议签约仪式
创新实践,打造联建共建“特色”
“以前退休在家总觉得冷清,现在每天来老年学校跳舞、学书法,日子过得比年轻时还充实!”72岁的社区居民张秀英阿姨一边整理舞蹈扇,一边笑着说。
她口中的“爱晚”老年学校,是双方文化共建的核心载体,不仅被湖南省教育厅正式授牌,更成为社区老人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每期培训班都会设置健康讲座、书法教学、智能手机使用等特色课程,今年截至目前已举办96期,服务老年居民超3000余人次。
而在社区青少年群体中,“红色青春合伙人”IP则收获了大批“粉丝”。为激活青年服务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该局(分公司)牵头构建“线上+线下”志愿服务闭环。线上联动青年员工,拍摄《红色青春合伙人》等系列微视频,用动画、情景剧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韶山红色故事、传播烟草法律法规,其中一部作品入选国家烟草专卖局三季度话题库参赛作品;线下依托湘潭市“爱心银行”,组建“星火”志愿服务队,推出“社区巡逻”“困难家庭帮扶”“红色故事宣讲”等服务清单,满足社区居民、村民、游客、零售终端客户等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志愿者在社区儿童家园开设英语课堂
“今年暑假参加英语夏令营,老师给我们上了‘The Colorful World’的英语课,让我们感受到五颜六色的世界十分有趣!”社区留守儿童小宇回忆道。
今年暑期期间,该局(分公司)3名青年员工化身“社区专家老师”,在社区儿童家园开设英语课、手工课,还组织30余名留守儿童赴长沙参观省地质博物馆、李自健美术馆。
该局(分公司)青年员工杨槟羽说:“儿童课堂既解决了家长‘看护难’的问题,也让我们这些异地来韶山工作的年轻人,找到了融入社区的‘归属感’。”截至目前,“红色青春合伙人”志愿服务队已开展活动46次,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
精准服务,破解基层治理“痛点”
“独居老人陪伴缺失、未成年人课后照护不足,是社区治理的老难题。而烟草系统离退休老同志缺乏归属感、异地青年员工业余生活单一,也是我们的‘心头事’。”火车站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丁艳辉坦言,联建共建的关键,就是“双向补位、精准破题”。
“爱晚”老年学校开设特色兴趣课程
围绕“群众需求”这一核心,双方创新推出“党建共建、文化共建、惠民共建”的立体化联建模式:党建上,充分共享资源,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每季度召开共建协调会,建立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沟通对接,确保项目落地见效;文化上,结合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红色电影进社区”等活动,在端午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吸引了500余名居民参与;惠民上,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定期对社区低保户、孤寡老人开展慰问,为辖区卷烟零售户提供经营指导和电商培训,累计帮扶困难家庭17户,培训零售户300余人次。
如今的火车站社区,不仅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基层治理效能也显著提升——居民满意度从92%提升至98%。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联建共建从‘项目协作’向‘生态共荣’升级。” 该局(分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丁艳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三共”模式,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双向赋能、价值共生”的深度协同格局。
从“单打独斗”到“携手共进”,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共赢”,韶山烟草与火车站社区的联建共建实践,正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破解治理难题、服务民生需求的生动探索,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动能。(盛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