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活动培训 >> 正文

田间地头成了培训“大课堂”

发稿时间:2018-11-01 08:18:00 来源: 青海日报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又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距离西宁五百多公里外的宁夏固原,麦熟谷香、瓜果醉人,处处生机盎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田间地头、产业园区、蔬菜大棚、扶贫一线,除了收获喜悦的农民,还有来自青海省的120名第一书记的身影。

  10月17日至21日,由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全省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在宁夏六盘山干部学院如期举行。5天时间,行程2000多公里,学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扶贫产业园区、农家院坝学习取经。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培训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将课堂由学习教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村居民宅,由传统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由课堂教学变为现场观摩学习,切实提高了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

  田间地头取真经

  10月17日,恰逢我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就在这一天,来自全省各地的120名第一书记,来到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地方——六盘山,开启了脱贫攻坚培训之旅。

  站在六盘山红军长征走过的山脚下,第一书记们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革命精神,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前宣誓,更加坚定了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是宁夏唯一的全域贫困市,贫困面大、脱贫任务重。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固原市创新扶贫方式,在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五个一”的“固原模式”,即:一本规划、一支队伍、一块平台、一组产业、一套机制,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固原智慧,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成效明显,有较强代表性。

  讲台不仅是单纯的党校,而是在田间地头、扶贫工厂。本次培训本着提升干部做基层工作的能力,筑强基层战斗堡垒,结合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实际,围绕落实第一书记主责主业,让学员大部分时间在现场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当地在抓党建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学员有更多直观的感性认识。

  在红寺堡镇弘德村,学员们在学习考察了该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36”模式后,又走进鲁家窑扶贫工厂与正在缝制衣服的贫困户交流。湟源县波航乡浪湾村第一书记韩明燕专门记下了该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她说,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整体提升的明显效果,回去后也要借鉴弘德村的产业发展经验,思考村民在家门口打工就有收入的具体实践。

  “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集中给我们充电,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从踏上固原大地的那一刻到登上返程的列车,期间的实地观摩、现场教学、经验交流和集中授课活动一个接一个。从扶贫工厂到农耕文化馆,从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到乡村旅游示范点,从党组织建设到村企共建促脱贫,学员每天行程达到四五百公里,更重要的是,每到一处,当地第一书记的经验传授,尤其让大家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扑下身子学经验

  “种粮不交税、上学不收费、就医有报销、养老有依靠。”10月18日,固原市第一家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固原市隆德县联财镇张楼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内,一早就挤满了不少村民,讲台上驻村第一书记、固原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马军手持话筒,用地道的固原方言讲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时还冒出几句顺口溜。接着,11名村民上台现身说法,有村民从自身如何改掉恶习争做脱贫光荣户的角度讲述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道理;有老人在讲到自己生重病住院国家报销90%的医药费时,一个劲地夸着党和国家的政策好。

  “在农村搞政策讲习就是要用土话土语,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大家伙才能听得懂,政策才会入脑入心。”正好赶上我省第一书记前来参观学习,马军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作为第一书记创办的固原市第一家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经验和做法。

  “张楼村农民讲习所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看身边人,学身边事’的绝好场所。回去后我们要好好学习这种新时代农村工作的创新方法,在村中选一些不同类型的村民代表,让愿意通过劳动改善生活走上致富路的贫困老乡现场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感染他人,激发大家脱贫致富热情,积极参与政府和企业援建的扶贫产业项目,参与县乡村举办的技能培训课程。”自愿报名当第一书记,由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派到我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吉迈镇龙才村的第一书记杨柯磊说道。

  连续几天的现场观摩,天气也越来越冷,但第一书记们学习脱贫经验的热情却越来越高。在现场观摩中,一个个鲜活的经验做法引起第一书记的极大兴趣,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边听、一边想,纷纷用手机拍照、录像,记录好经验、好做法。

  龙王坝村确定了把农村当景区来打造,让农民变导游,把农产品变商品,结合黄土窑洞、农民耕地的原生态场景,发展特色旅游因地制宜脱贫攻坚的思路;关庄村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深入实施“三大三强”行动(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能力素质;加大选拔力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和“两个带头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工程,不断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通过成立养殖合作社,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张堡塬村通过企业带动、协会拉动、技能推动、托管互助等模式,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特色蔬菜种植,实现了产业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格局,有力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西坪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积极探索建立“项目+资金+技术”机制,让群众本地就业,成立农机服务站,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脱贫示范点参观学习,让许多第一书记有了新的发展目标。第一书记下车看点参观,上车交流体会,有的还记下观摩点第一书记的电话,表示还要进一步学习交流,带领村干部来学习取经。

  “人家的旅游发展模式就是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和培养本村的能人,多渠道整合就业资金,搭建服务平台,搞原生态农家乐旅游休闲产业,既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又形成了生态农业链,回去后我们也要借鉴推广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由中国铁建派驻果洛州甘德县江千乡协隆村的第一书记刘印洲说。“感触很深,启发很多,收获满满。”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大庄村第一书记陈季贵,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他说,各地条件不尽相同,成果不可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下一步,他们将以村集体经济“破零”为主抓手,认真思考,细化措施,在股份制合作社运行上想办法、定思路,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互动交流明方向

  “要当好第一书记,既要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还要有扎实的组织能力,更要有百折不挠和坚韧不拔的脱贫毅力!”“在两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我经常深入农户,开展农村扶贫调研工作,与农户谈心,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制定脱贫规划,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驻村扶贫工作中,我积极发挥第一书记‘五大员’作用,通过摸底调查,并结合村情,提出了脱贫攻坚‘1551’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即:做到一个推进,抓好五项建设,开展五个示范村建设,实现一个目标。”

  10月21日,固原市古雁岭饭店三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来自固原不同地区的4名第一书记走上讲台,为来自青海的120名第一书记讲述他们的驻村扶贫故事和经验做法,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精彩的扶贫故事和经验做法,让很多学员意犹未尽。当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薛庄村第一书记马斌做完交流走出会议室时,来自黄化供电公司派驻尖扎县来玉村的第一书记李玉栋紧跟其后进一步交流学习经验,并互留了电话和微信。

  李玉栋告诉记者,马书记所讲的土地入股的操作方式正是他所考虑的,通过此次培训,更加坚定了他搞种植合作社和养殖合作社的决心,把土地集中流转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解放剩余劳动力,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部分边角地块种植饲草料供给养殖合作社,充分发挥土地价值。

  此次培训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时间,邀请固原当地帮扶工作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优秀第一书记,与青海参训第一书记进行面对面谈经验、话体会、讲感悟。不仅如此,还利用夜晚时间组织学员相互交流经验、资源共享,专门为学员开设了夜间小课堂,观看由省委组织部摄制反映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的专题片《我叫第一书记》和《他(她)叫第一书记》,观看专题片的过程中,参训第一书记受到深深震撼,有的甚至热泪盈眶,进一步增强了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更加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现场观摩、经验交流、课堂讲授,丰富的培训方式让广大学员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既接地气又很实用,收获良多,启发很大,第一书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回到工作岗位后将尽职尽责,扑下身子干事业、植根基层促脱贫,在基层大舞台上干出一番作为,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走上富裕路。(于瑞荣 青组)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