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
发稿时间:2018-11-04 19:32:00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
打造品牌农产品助力脱贫攻坚
——第十六届农交会扶贫展区侧记
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扶贫展区”,苍溪猕猴桃、叶城核桃、洛川苹果、定西马铃薯······这些优质农产品有着一个共同点:产自国家级贫困县或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今天,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大山,登上了农交会的舞台,在这里展示给人们的是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取得的成绩。
扶贫展区以“产销对接——让贫困地区农产品走出大山”为主题,设立了“三区三州”展区、定点扶贫展区、环京津冀扶贫展区、大兴安岭南麓片区、赣南原中央苏区展区、扶贫产业园展区和电商扶贫展区,来自全国15个省的200余家企业参展。
2017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在选拔过程中,坚持把扶贫带贫机制作为申报的重要条件,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创建了1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贵州省湄潭县由此获得了发展机遇。
在扶贫产业园展区的湄潭区域摆放着茶、大米、辣椒等主导产业的产品。湄潭县农牧局党组成员文兴辉告诉记者,湄潭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411平方公里,整体布局为“一环三园多基地”,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茶园面积 20余万亩,覆盖了全部64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关键是产业。湄潭的优势在于种茶,我们要抓住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整县推进主导产业发展。‘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品牌价值已经显现,茶农年户均增收至少提高3000元,产业扶贫效果非常明显。”
与湄潭的产业扶贫不同,湖北省来凤县是农业农村部32年来持续定点帮扶的县。这次参加农交会,来凤县农业局产业办主任张昌鑫带了两家藤茶企业和一家红薯企业参展。张昌鑫说,农业农村部对来凤县的定点帮扶,带来了资金、技术、项目,来凤县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藤茶、油茶、生姜等为特色的优势产业布局。目前,来凤藤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藤茶加工企业24家,一家企业能够覆盖三四个村的贫困户,一亩藤茶的年收入超过5000元。
“产品品质要靠企业自己,政府提供的展销平台更是机会。我们要利用农交会这样的展销平台,把我们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推介出去。”张昌鑫告诉记者。
农交会是一个展示、推介的平台,更是一个交流经验、发现亮点的平台。来凤县三丰时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淀粉为主的公司,销售经理向东在泰国展区看到一款面条是把昆虫蛋白打成粉添加到面条里,形成了一款新产品。他觉得这款产品挺好,回去可以尝试把动物蛋白添加到公司生产的淀粉里,丰富公司的产品品种。
产销对接历来是农交会的重头戏。第十六届农交会首次设立了电商扶贫展区,邀请了阿里集团等5家电商入驻,与贫困地区参展企业直接联系对接。
平台用户已涵盖824个贫困县、涉及农产品品种4100余种、贫困地区用户达197万,这是记者在电商扶贫展区的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区看到的三组数字。公司研究员杜娟拿出手机告诉记者,正好平台上评选出“一亩田扶贫之星”,界面上第一个是广西的马良建,带动100+户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杜娟讲述了马良建的故事:去年,因市场销路不畅,广西凤山县的农户将要放弃种植百香果的时候,身为长寿山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负责人的马良建通过一亩田农产品电商平台帮助凤山农户的1万多亩百香果销往各地,价格从原来每斤0.7元提高到3.5元以上。现在,他带动了合作社300多户贫困户,重拾农户种植百香果的信心。
杜娟告诉记者:“电商对于县域产业扶贫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我们评选‘一亩田扶贫之星’,就是要宣传正能量,利用一亩田电商平台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农交会的扶贫展区展示了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激励着大家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期待展会上的品牌农产品助力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网记者 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