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提名名单
发稿时间:2019-01-25 09:17:21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
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提名名单公示
为发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涌现出来的榜样典型,总结典型经验、展现榜样力量、推动引领示范,带动广大乡村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日报社启动实施了“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推介活动。经过认真初审和专家初评等程序,提名推介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 等20个候选典型,现予以公示。
此次公示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并提出意见。如有异议,请于2019年1月31日前向农民日报社反映。届时,我们将邀请外部专家对提名名单进行终选推介。
联系人:燕晶010-84395153,13693009989
电子邮箱:snfzyjzx@163.com
附件: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提名名单
农民日报社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附件:
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提名名单
序号
创新主体
创新主题
1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通过市场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
鲁家借用“美丽乡村”的支点,高起点规划、差异化建设,边筹资边干,村企联姻,把整个村打造成景区,让美丽变成生产力,把曾经的落后村、空心村变成富甲一方的魅力乡村。鲁家累计撬动20亿元投资,村集体资产增至1.2亿元,村民纯收入达到32850元,成功入围全国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2
上海市崇明区:“生态立岛”诠释农业绿色发展新理念
崇明区坚持“生态立岛”理念,主打生态农业牌。依托生态农业养护绿色环境、守护一方水土,力求优质高效、追求高附加值,引领绿色生活、托举美丽乡村,创造出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融机制。
3
山东省昌邑市龙池镇:“建馆修志”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昌邑市龙池镇在市委组织部领导下,以建馆修志为抓手,挖掘农村红色文化资源和本村故事,增强村民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村史馆建设因村制宜、形式多样,用身边人和事来教育引导村民,不搞生硬灌输、高谈阔论。截至目前,全镇27个行政村共建成村史馆4处,18个行政村基本完成村志资料编修。
4
湖北省嘉鱼县官桥村八组:“一组带多组,一村带多村”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官桥八组通过一组带多组,一村带多村,着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推行生态保护,凝练生态文化,引导全体村民自觉保护山水资源。官桥八组已建成5800亩的森林公园、跑马岭林场、南湖等自然生态景观,绿化覆盖率达85%,建成了“天蓝、水清、林茂、粮丰、村美、人富、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5
广东省佛山市南庄村:主动求变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
南庄村不满足“跑步”进入工业化带来富裕生活,以党建为统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顺势调整产业结构,率先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整合连片开发新模式,相继落地一系列三产项目,找到经济复苏、生态回复、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6
浙江兰溪梅江镇金恪现代农业产业园:社会资本进军现代农业的乡村振兴实践
金恪特色产业园以引进社会资本为抓手,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优势产业,探索“金融+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主要瞄准高质量农产品供给的主线,用标准化、智能化、信息化、品牌化武装农业,促进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成为工商资本下乡的成功案例。
7
吉林省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
“产业生态”融合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
依托“中国梅花鹿之乡”的资源特色,做强鹿养殖传统产业,深度开发鹿产品精深加工,传承鹿文化发展生态乡村游,成功入选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吉林省十强镇、吉林省特色小镇、吉林省电商镇等。目前小镇鹿只存栏占全国1/6,产品交易收入35亿元,乡村旅游收入超过8亿元。
8
四川省丹棱县:“一元钱”撬动农村垃圾治理新机制
丹棱县2011年起推行“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新机制,全村每人每月“一元钱”卫生费,投入小“杠杆”治理成效大,让“垃圾往哪儿倒”变“垃圾怎么用”,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保持难的问题,让乡村处处是美景。
9
河南省孟津县凤凰山田园综合体:“万亩荒山”建成农民致富“金山”
孟津县依托山水田林资源,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引领农民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选准产业,自力更生发展生态林、经济林亩、花卉苗木、药用牡丹等绿色产业8000多亩,吸引城市人群休闲康养,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金山银山”,农民在生态保护与资源适度开发中分享实实在在的红利。
10
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乡村善治引领文明新风尚
马庄村聚焦精神文明,坚持“党建引领、文化立村、生态富民”,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修复、乡村旅游发展等各项事业,“老先进”迸发出了新活力。走乡村善治之路,不仅让马庄有了名气、人气、财气,更让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呈现新气象。
11
山东省滕州市东王庄村:村社与农民共建土地股份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东王庄村发挥村集体组织能力、供销社发挥专业化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通过“服务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的创新实践,打造了村社农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探索出一条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村集体和农民同步增收、美丽乡村建设和村级治理现代化协同提升的新路子。
12
浙江省平湖市:“飞地”抱团开启帮扶合作新模式
平湖市“飞地”抱团开启了“活血帮扶、区域互动、合作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全新模式,优化配置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飞地”抱团模式,变“输血”为“活血”,有效解决了财政托底后的反弹问题,带领薄弱村闯出了一条融合发展、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13
湖南省长沙县浔龙河村:产权改革让村集体资源与社会资本的“美丽相遇”
浔龙河村产权改革为支点,撬动“社会资本+村集体资源”合作平台,盘活零散土地资源,整村流转集中交给种田能手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盘活闲置农房纳入生态艺术小镇一体化管理,生态保护、产业振兴与特色小镇结合,成功解决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问题,解决了农民发展依靠土地但不依赖于土地的问题,解决了农民发展依靠农业但不依赖于农业的问题,让一个省级贫困村实现产业兴、人气旺的山乡巨变。
14
山东省诸城市:以农村社区化发展为平台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生态”
诸城市着力放大农业社区化发展平台优势,以乡村振兴县域制度性供给为重点,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节点,搭建各类要素下乡桥梁,锻造乡村发展内生引擎,推进农业融合化、农村社区化、农民职业化、人才专业化、环境生态化、党建全域化“三农六化”建设,构建起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15
青海省都兰县哈西娃村:能人带头闯出富裕路
哈西娃村由能人回村带领农民创业,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严格“以草定畜、核减牲畜、划区轮牧、恢复生态”,探索向农牧结合转型。转业牧民放下牧鞭扛锄头,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枸杞产业,从十年前村集体负债两万元的贫困村,一举跃升为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