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驻村第一书记朱庆民甘做扶贫“孺子牛”

发稿时间:2018-10-16 10:39:00 来源: 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走访贫困户后,朱庆民(中)带领的驻村工作队晚上在一起整理记录民情日记。

  54岁的年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偏远乡村,告别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走进田间地头。他挽起了裤脚、扛起了锄头,肩负组织重托,来到鹤岗市绥滨县忠仁镇长发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他就是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公室综合处副处长朱庆民。

  2017年5月,朱庆民克服年龄大、家庭负担重等实际困难,主动请战“出征”,深入到长发村“驻”了下来。

  “摸村情、问民需,要和群众坐在一起”

  位于绥滨县东北部的长发村距县城30公里,现有贫困户60户151人。其中,因病致贫50户125人、因学致贫1户2人、因残致贫6户19人、其他原因致贫3户8人。朱庆民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他说:“想要摸清民情,问明民需,就一定要和群众坐在一起。”

  朱庆民有一个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存在困难、帮扶对策等等。很快,他就对全村村民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村民家孩子上学选学校和专业找他研究,村民家想上致富项目找他咨询……村民们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找他出主意、想对策。

  自朱庆民带领的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村里的29户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其中13户住进了有室内卫生间的幸福大院;村里的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建立了起来,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改造了村自来水供水站,让村民吃上了放心水;在每家门前统一放置了分类处理的垃圾箱;在幸福大院,还新建了90平方米的村卫生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

  “他把我们群众当成亲人,对我们真是太关心了!”

  “朱书记来了,长发村大变样了!”

  村里的贫困户说,朱书记带着工作队来了之后,一心扑下身子做好事,处处为贫困户们着想。

  “没有过硬的班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一句空话”

  “只有不好的干部,没有不好的群众。”朱庆民说,干部队伍建设好、把党员队伍建设好,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

  朱庆民在组织部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工作过多年,既有丰富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又非常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驻村之后,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个村的班子必须调整,没有过硬的班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一句空话。”

  经过研究后,村里按照“能人治村、能人带村”战略,2017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赢得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做通党员群众的工作,使大家统一思想,决心选出一个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

  经过精心的考查,推选出原村委会主任侯金豹同志为村党支部书记,侯金豹政治素质高,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是本村走出去的致富、带富能人,回乡后一心为民,群众基础良好,是长发村党支部的核心力量;村委会主任吴宝江,是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经济发展思路清晰。村会计、妇女主任等岗位都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选出了一支群众满意、党委放心的村“两委”班子。

  “朱书记根据每一个人的性格和工作特点,对村‘两委’的工作都重新做了梳理。”侯金豹说,如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摆在桌面上说清说透,有不了解的情况,及时沟通交流,大家拧成一股绳,合力把支部建设好,把扶贫任务落实好。

  “贫困村脱贫解困,推动产业发展创新是关键”

  怎样让贫困户的生活有奔头?让贫困户也有体面收入?思来想去,朱庆民决定与班子成员一道,组织村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只有不断创新,走立足优势多元发展之路,才能把一个个围绕在贫困工作中的“问号”拉直。

  “长发村现有耕地15276亩,其中水田14200亩,所以水稻是当家产业、致富根本。”朱庆民说,通过联系省农科院、省供销社和水稻收储加工企业,全村水稻生产实现了品种、测土、供种、用肥、技术、销售“六统一”,改变了过去品种杂、产量低、质量差的状况,平均亩增产100斤以上,全村可增收150万元。与此同时,村里还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木耳产业、推进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房前屋后种植花脸蘑、用“小菜园”发展订单农业等模式,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的有效途径。

  “我爱人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去年儿子大学刚毕业,我想挣钱外出打工也走不了,爱人没人照顾,朱书记对我们家很关注。”贫困户金莲英说,朱庆民建议,村上建的挂袋木耳种植项目情况比较适合承包种。“我不敢包,怕赔钱,也没有资金。”金莲英对这个建议有些担忧。“既然贫困,闯一下可能会有机会走出困境。”在朱庆民的鼓励和帮助下,金莲英下定决心承包了6栋木耳大棚,儿子也回来一起经营木耳种植。

  “实践看,听朱书记的话对了!今年种植木耳纯收益有望实现10万元。”金连英说,现在,我们承包的大棚还给村集体交了2.4万元的承包费,雇佣农民摘木耳为农户创收近3万元。“我打心里感谢朱书记,我儿子也很有信心,不准备外出打工了,就想在家乡创业,在这些家木耳种植户中,我儿子现在可以算是技术员了。”金连英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长发村变了,乡亲们乐了。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同比增长25.5%,集体资产突破500万元;2018年预计村民人均纯收入再增加2000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在朱庆民与大家共同努力下,长发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绥滨县委书记韩秀琴评价说:“长发村脱贫攻坚最大特点是创新,一天一个样”。

  “孺子牛”是朱庆民的网名,也是他的座右铭。朱庆民说,脱贫攻坚从来都不会一蹴而就,要一直用心、用情、用力。“2018年6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比全国时限提前两年完成整村脱贫任务;2019年巩固完善,将长发村建成绥滨‘第一村’;2020年突破跨越,推动长发村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并争创省级文明村……”说起接下来的驻村工作,朱庆民的神情坚决而坚定。(韩婷澎)

责任编辑:杨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