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驻村队长高鹏:做百姓的贴心人

发稿时间:2019-02-05 14:53:00 来源: 第一书记网

  “决战贫困扛大旗”系列报道⑤

  编者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冲刺期。全国有20多万名第一书记常年奋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一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辞劳苦、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始终把扶贫攻坚这面旗帜顶在头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真正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决战贫困,乡村振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动人赞歌。

  驻村队长高鹏:做百姓的贴心人

  中国青年网阳高2月5日电(记者 陈拓)1月30日的晋北大地,寒冬腊月,朔风刺骨。往常宁静的山西省阳高县罗文皂镇谢家庄村,今天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味,显得格外热闹。一大早村民就聚集在村委会大院,看着码放整齐的米面粮油,红火喜庆的春联年货,个个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原来他们是听说今天帮扶他们村的大同大学的校领导要来看望村民,村民可是早就想见见学校的领导了,想给校领导念叨念叨高鹏的故事。

  没想到大同大学党委书记马存根刚下车,几位村民就急忙欢迎了上去,喜笑颜开地说:“马书记可盼到您来了,上次给我们分红时您一直在讲话,又是个大领导,想上前给您说话,又怕打搅您......您给我们派来的驻村工作队真是用了真心、动了真情、使了真劲,看着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民打心眼里高兴,这都是党的政策好、您领导的好、工作队干的好。村民还都夸高鹏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呢。”

高鹏(左一)在加班审验贫困户有关情况。中国青年网陈拓 摄

  村民嘴里的高鹏1974年12月出生,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为山西大同大学纪委委员、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2018年3月,有着22年党龄的他主动请缨下乡扶贫,被组织选派到阳高县,担任罗文皂镇谢家庄和十九墩村包村工作队长,亲身参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贫困村民早日过上好日子献智献力。

  大同大学两个帮扶村位于阳高县东北角,晋蒙交界处,地处边山峪口,荒岗薄地居多,自然环境恶劣,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251人,村民生活极为艰苦。为了拔穷根、摘穷帽,高鹏日夜奋战在攻坚一线,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用个人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他带领6名队员始终突出党建引领,注重凝心聚力,不断开拓新思路,创新新举措,构建新模式。在同进退、共患难中成为百姓的贴心人、脱贫路上的带头人。

  确立脱贫新路径

  到任伊始,肩负组织的嘱托,面对百姓的期盼,高鹏彻夜难眠,似火攻心。如何谋划制定既科学有效又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成了心头病。他走遍村庄,遍访农户,与两委干部、历任干部炕头盘腿深夜长谈,经过一个多月数次走访论证,围绕助力攻坚“十三五”规划,亲自起草制定了助力决战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和帮扶村工作要点,搭建了组织机构框架,完善了顶层设计,明确了行动路径。

谢家庄村寒富苹果脱贫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贾立生 摄

  他充分调动发挥学校专业学科人才优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兴产业促增收,抓扶志促振兴,搞创新谋发展。他成立了驻村帮扶临时党支部,开办了农民夜校,组建了“两部一校”“一团一队”(“两部一校”即指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助力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助力决战脱贫攻坚农民夜校,“一团一队”即指成立硕博专家技术服务团、招募80名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队),首创“长城写生基地”,建设“爱心小站”学生接待服务站,策划实施“千名学生党员积极分子赴攻坚一线实训锻炼计划”等。在扶贫扶志、扶智扶德,培育内生动力等方面全力以赴、担当作为,实现了脱贫攻坚与学校立徳树人的双赢互促,展现了共产党员良好形象,为助力攻坚贡献了同大方案。

  党建引领强筋骨

  2018年5月,高鹏向校党委申请成立驻村帮扶临时党支部,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了组织生活,开展了主题活动。81岁的老党员李太打着手电筒来参加支部学习,举着颤抖的右拳,热泪盈眶重温誓词;72岁的党员陈亮一见到他就激动不已,拉着他坐在地上商量扶贫扶志的好办法;在外读大学的党员陈利东主动表示要学成回村带动大家勤劳致富……党旗飘起来了,党组织牌子挂起来了,党员身份亮出来了,党员带领大家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展现出来了!

高鹏(右一)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党建成果。中国青年网记者陈拓 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他开办了两个村的“农民夜校”,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结合,牢牢把握了培育内生动力的要求。2018年5月28日,夜校正式开班。高鹏讲述开班第一课,约60余人参加。一句句接地气的话语沁入百姓心田,课堂从嘈杂无序到鸦雀无声,从沉默无言到频繁互动,整个教室气氛热烈,村民代表踊跃发言。截至目前,夜校共开办了6期。扶贫队长变身夜校校长,建成了政策宣讲、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的平台,夜校也成了村务公开、事务商议的主要阵地。

  2018年9月,他以夜校为载体组织开展了乡风文明创建,评选出“文明卫生户”“十九墩好人”“最美谢庄人”,共16个先进模范受到表彰。文明户王秀珍逢人便说“高队长来,我们真是好福气!”

  基础设施大发展

  在工作中,他一心想着改变村里面貌,为此,高鹏把基础建设作为了重要抓手。为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精神面貌的变化,跑断腿、磨破嘴,找资金、定方向,他也成了县、镇政府的常客。他说:“为了村里变化,厚点脸皮也值得”。村里路修了、水好了、房修了、灯亮了、树多了、网通了,百姓笑了,他却感动了。

高鹏(左一)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建春 摄

  截至目前,工作队为帮扶村投资22万元资金打机井2眼,争取20万元打210米人畜饮水备用深井1眼;协调县电业局把两个扶贫村列入国家电网升级及井井通电工程,实现了两个帮扶村电网升级改造;落实了20万元水利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机井灌溉效率,有效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争取近60万元,建设通村道路2公里;争取15万元,植树5400株;投入7万元,安装路灯30盏。“三貌”改变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大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加强。

  产业扶贫增实效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高鹏紧盯养殖种植项目,就是要现金分红,惠及百姓,让村里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高鹏(左一)给大同大学校长冯锋(左二)汇报养羊合作社经营状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国良 摄

  短平快,搞养殖。高鹏多次找到学校领导汇报,与阳高县、镇政府沟通,达成养羊共识,注册了十九墩村舒牧山、谢家庄步步羔养羊两个养羊合作社。筹措资金306万元,分别建成2500平方米的羊舍和一个1500立方米的青储池,带动125户251口人脱贫。学校1375名党员干部慷慨解囊,捐资购羊款50万元,平均每户约4000元入股。2018年先后两批购羊育肥1796只。11月6日,首次实现现金分红,户均500元,兑现了帮扶承诺。在分红大会暨先进贫困户表彰大会上,村民排着长队喜笑颜开,手里攥着分红,心里装着感恩与希望。村民陈军既拿到分红又被评为文明户,他激动的说,“幸福象花开了一样”!

  为降低成本,狠抓管理,扩大受益面和增加分红金额,他组建了合作联社,两村统一管理养殖,统一分红核算。目前,第三批854只羊已购回,养羊项目经营态势良好。

  谋长远,搞种植。他探索一切可能使农民增收的渠道,促使全面开花,实施了果树、仁用杏种植项目。筹资110万元,协助建设了谢家庄村360亩寒富苹果脱贫基地;在十九墩村出资3万元购苗,种植400亩仁用杏经济林。

  目前,他正在规划种植山楂树,继续丰富产业扶贫内容。同时,筹备杏仁加工产业链,努力实现利润增长,使更多村民受益。

  新思路构建新模式

  为了统合校内外各部门、各学院、附属医院等资源优势,高鹏煞费苦心,主动上门寻求帮助,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开展的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可喜成效。

大同大学美院写生基地挂牌成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贾立生 摄

  他组建了硕博专家技术服务团,有效实施科技扶贫。高鹏驾车带队组织了近30名专家教授4次开赴乡村、深入一线开展服务,拓宽了科技服务的广阔道路,联系大同大学工会、大同市地方经济研究中心、大同大学地方产业服务中心对接县乡有关部门,开拓电商营销和校园消费扶贫渠道,给农产品插上了翅膀。

  他推动村综合文化中心、大喇叭、图书室等建设。出资近5万元购置了电教设备;组建秧歌队、锣鼓队,筹资1万元购买服装;开展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戏曲下乡等文化活动,带动鲜活的乡村文化自然迸发,提振了农民精气神。7月9日,音乐学院80名师生首次组建“心连心”艺术团,进村冒雨慰问演出,感动了村民,感动了自己,各项活动受到百姓们的赞扬。

  他推动建设的“爱心小站”学生实践接待服务站挂牌运营,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为开发建设农家乐培育了雏形,同时,发挥了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构建了扶贫的新模式。迄今建成小站17个,已接待师生近200人次,实现9户增收400元左右。

  他首创成立“长城写生基地”,促使农民接待增收,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美术学院师生依托“爱心小站”,住在农家,吃在农户,写生创作在乡村,以长城为创作元素,农民做有偿模特,实现12个贫困户户均增收300元。90岁的村民陈万金是人物模特,通过当模特和提供住宿,5天赚到500元。一见到工作队,他都会双手竖起大拇指,直说“我认得队长,就是好,就是好!”。

  他组织实施“大同大学千名党员积极分子赴攻坚一线实训锻炼计划”,用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成长经历教育青年学生锻炼成才。农户提供食宿,学生接受实践锻炼,他组织了生命科学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近百名党员积极分子率先奔赴农村锻炼成长,期间,他给学生讲党课、带领学生做农活,培训农村党员讲农村创业故事,实现了立德树人与助力攻坚的双赢互促。2019年,学校近1000名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将按照行动计划在攻坚一线体验生动的国情教育课。

  他推动实施健康扶贫。高鹏先后组织了医学院、附属医院、校医院发挥资源优势, 2018年开展大型义诊4次,发放药品近3万元;协调实施附属医院诊疗优惠,服务百姓600余人次。同时,建设了村卫生室,提供设备,提高村医能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建立了100多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和爱心捐赠。两节慰问帮扶村群众米面油6.8万元,慰问帮扶户户均300元;捐赠行李近300套;提供大型健身器材10套件。

  用真情激发内生动力

  高鹏一直认为,脱贫终究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工作要做给群众看,任务要带着群众干,要用心用情用力,引导村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大同大学助力脱贫攻坚奔小康分红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陈拓 摄

  从小他来自农村,他能体会到农民的艰辛艰难艰苦,对贫穷有切肤之痛,对穷乡亲有着深情厚谊。他把农民当亲人,舍小家为大家报国家,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他带着队员深入贫困村、融入农户,日日夜夜,一刻不停,一步不错,不等不靠,攻坚克难,在帮扶的路上坚定不移。他常和队员讲,不带真情扶贫,不叫真扶贫;感情不到位,就扶不好贫。村民幸福是他最大的目标和追求。危旧房改造、通村道路、文化广场、安全饮水、产业培育……跑投资、定项目、拓思路、搞创新,他将帮扶工作逐一落到实处。

  2018年入夏连日降雨,两村的沙土堤坝基本被冲毁,院墙倒塌严重,90%以上房屋存在漏雨现象。高鹏带着队员迅速行动,顶着大雨,踩着泥泞,冒着危险,带领干部村民,逐户走访摸排隐患险情,对重点房屋进行走访登记,村民生活没有影响。工作用车遇到险情,3次陷入河沟淤泥,是队员和百姓人推手抬,抗灾抢险,雨水、汗水伴着泥浆扑满全身,队员村民风雨同舟,村民谢平说“工作队给我们做了那么多,抬个车还算个啥呀!”

  扶贫扶出温暖,扶贫扶出感动。高鹏和队员用心用力帮扶百姓,村民们用心用情感恩同行。夏天,有他戴着草帽义务劳动;冬天,有他身披大衣入户走访;夜校里,听着他振奋的声音;田野上,有他活跃的身影。他就是这样带领工作队和乡亲们一起奋斗着、拼搏着,一个个扶贫举措,一张张舒心笑脸,都见证了同大助力攻坚的可喜成绩。队员村民拉手连心,共同决战脱贫攻坚,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山村的面貌翻天覆地的改变着。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是干出来。高鹏和工作队员,将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村民们默默做事,苦苦打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忠诚书写在帮扶村的大地上。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