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脱贫户余彩红:这个春天特别忙

发稿时间:2019-03-22 15:05:00 来源: 新华社

  脱贫户余彩红:这个春天特别忙

  新华社记者赵宇鹏、张玉洁、侯韶婧

  脱贫户余彩红的这个春天格外忙。除了像往年一样准备春耕,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去离家不远的扶贫车间做服装。田间车间两头跑,她忙得不亦乐乎。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新庄村村民余彩红当了大半辈子农民。2018年7月,她成功“转型”,在镇上的扶贫车间做起了缝纫工。“活了45年,我头一回挣了工资。去年家里脱了贫。现在每天上班骑的电动车也是自己挣来的。”余彩红脸圆圆的,笑起来眼如弯月。

  余彩红一家曾是贫困户,三个读中学的孩子每月要花1200多元。之前一家人全靠丈夫打零工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以前忙完地里的活儿就在家歇着了,今年我得趁着车间休息抓紧去地里春耕。”她说,家里7分地不能撂荒,今年计划种点玉米。

  余彩红没读过书,也没什么手艺。去年听说镇上要建扶贫车间,并优先招收贫困户,她赶忙报了名。“开始还怕车间不要我,没想到头三个月教我手艺时还能发补助。”

  工作了大半年,缝纫机已成了余彩红的“拿手兵器”。她边做工边笑着说:“开始踏板都踩不匀,现在一天能做10来条裤子,一月能挣3000元左右。”运针走线间,她的手艺越来越好,不仅会做简单的校服,还会做央企的标准化工装。

  工作带给她的,更是精神面貌的变化。

  余彩红也爱美,可以前家里困难,钱都得攒下来给娃娃们用,她很少为自己添置新东西。当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余彩红给自己买了件新衣服。“有条件了,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工作还让她认识了很多新工友,“朋友圈”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老人、孩子、家务事把农村妇女“拴”在了家里。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是不少家庭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让余彩红这样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是当地企业家张维林的心愿。2018年,他在甘谷县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家扶贫车间。如今,该企业已在全省10个县建设了64个有厂房实体的扶贫车间。

  “关键是培育产业工人。产业工人有了,订单自然就来了。”少年时曾南下进厂闯荡的张维林说,长三角、珠三角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红利正在显现。承接东部产业将助力当地群众脱贫。现在,扶贫车间已经接到江苏、上海、台湾等地的订单。

  甘谷县已进入脱贫摘帽的最后阶段。“有的贫困群众能出去务工,有的出不去。政府就得想办法让他们有活干、挣上钱。扶贫车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甘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李平顺说。

  除了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予以产业贷款等金融扶持外,政府还对建设扶贫车间的企业进行奖补。如2018年,车间每吸纳一个贫困群众务工,政府就按照每月每人500元进行奖补。目前,全县有17家企业参与其中。

  “现在物流费用有点高。希望未来能有绿色通道,把物流成本降一降。”李平顺说。

  临近中午,余彩红还不肯休息。“抓紧时间干吧,我们按件提成,能多缝一件,就能多挣些钱。过两天还得在地里多操心呢。”

责任编辑: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