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内江市中区湾桥村“第一书记”:带领两个村脱贫的“女汉子”

发稿时间:2019-08-22 14:31:00 来源: 澎湃新闻

  余坝村村貌

  余坝村宽敞明亮的图书室

  工作中的宋聪惠

  8月16日,天气有些炎热,宋聪惠来到市中区全安镇余坝村办公室,在这里,她曾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坚守了两年。期间,她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对村民也真情实意,不仅为村子带来了发展,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今年5月,当宋聪惠即将调到同镇的湾桥村扶贫时,余坝村村民纷纷挽留,希望她继续留在村子里。

  从2017年4月至今,宋聪惠一直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先后到两个村任“第一书记”,为脱贫攻坚奉献智慧和热情。认真踏实的她多次在市中区“第一书记”季度考核、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

  ◇全媒体记者 袁亮 文/图

  组织募捐,

  真情实意对待贫困户

  在宋聪惠的朋友圈里有这么一条信息:“看到这一幕,心里很难受,29度的天气,孩子还穿着棉袄,家里连一条擦脸的毛巾都没有,希望朋友们能伸出援手,捐赠点物资给这个贫困的家庭……”

  宋聪惠所描述的是余坝村6组李平贵家中的情况。李平贵是贫困户,生育了3个子女,当宋聪惠第一次走进他家时,其最大的孩子3岁,最小的孩子才刚出生十多天。

  由于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里的生活一直靠李平贵独自支撑,但是他有酗酒习惯,收入也十分微薄,一家人只能挤在杂乱无章的3间瓦房内。

  看着3个年幼的孩子穿着破烂,宋聪惠不禁动容。“自己的孩子和他们年纪相仿,但生活质量和环境却是千差万别,所以当时心里很难受。”

  其实,之前村两委也帮扶过李平贵,每逢节假日也会前去慰问,并劝他戒掉酗酒的恶习,努力挣钱将孩子抚养成人,然而结果都不理想。

  回到家后,宋聪惠便在朋友圈发了上文中的募捐信息。经过她的倡议,许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赠了物资,还有社会爱心组织专门找到宋聪惠,想要亲自将物资送到李平贵手上。几天后,宋聪惠就带着30余名爱心人士,将募集到的物品送往李平贵家中,这些物资包括衣柜、大床、家电、儿童生活用品……

  到了李平贵家后,宋聪惠又和爱心人士一起帮忙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宋聪惠说,屋里脏乱差,收拾的过程中很多人受不了一直在干呕,30余人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将房屋和周围收拾干净。

  当爱心人士把床组装好后,李平贵3岁的孩子爬上床蹦蹦跳跳笑个不停。看见这一幕,宋聪惠和很多爱心人士流下了眼泪。

  2018年,李平贵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在宋聪惠的鼓励下,其思想有了转变,开始摸索发展家禽养殖来增收,宋聪惠也经常到他家走访,去时不忘带一些小玩具,并且每次还会给孩子们发小红包。

  发展产业,

  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

  余坝村属于非贫困村,但是却没有产业基础,留在村里的人都靠传统农业为生,收益极其有限。

  要想村民实现增收,最主要的路子还是靠产业来支撑。宋聪惠在村里考察后发现,余坝村地势平整,土地集中,有一条小河,用水也十分方便,并且余坝村离城区较近,种蔬菜很有发展前景。

  了解到情况后,宋聪惠就四处联系,最终托朋友引进了一位业主,在余坝村5组和6组流转了180亩土地发展有机蔬菜种植。之后,宋聪惠又借着全区大力发展柑橘种植的东风,引进业主建了100亩种植基地。

  两个产业基地不仅为村民提供了60余个工作岗位,还为村民提供了发展思路。

  为了引导村民发展产业,宋聪惠和村两委成立了“培养服务团队”,培养农村家庭能人427个,鼓励他们带头发展产业,并将村里发展产业的6名种养户组织起来,建了“能人宣讲团”,同时还邀请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7人“农民夜校”师资库,为村民产业发展提供全程技术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余坝村还建立了实训基地。村两委通过村里业主的支持,建立了全安镇余坝村肉兔养殖实训基地和蘑菇种植实训基地,为“家庭能人”提供实训场所。2018年,基地培训次数达24次,1000余人次参训。

  慢慢地,村民们摸索出产业发展的路子,搞起了家庭农场小规模种养。

  村里有了产业基础,宋聪惠又趁热打铁成立了余坝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种农产品资源依托网络平台销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销售渠道,合作社也能从中产生收益。余坝村自此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完善基建,

  继续坚守扶贫一线

  宋聪惠的到来,不仅让余坝村有了产业,办公阵地也有了新变化,村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和打印机等设备,并重新装修了一座图书室。

  余坝村1、2组相比其他组来说,地理位置更加偏僻,因此组里的公路一直没有硬化,村两委将希望寄托在了宋聪惠身上。

  宋聪惠不负众望,顶着炎热天气到各个相关单位咨询,连续跑了两周,最终争取到20万元资金,硬化了两个组1.2公里的公路。

  余坝村村支书段大良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出行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很是烦恼,如今路终于修好了,两个组的人只要一提起公路的事,都不禁念起宋书记的好。

  同时,宋聪惠还整合各种扶贫资金,维修了危险路段4处、山坪塘5口、田埂缺口2处。

  采访当天,在宋聪惠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办公室二楼一处房间,屋内3个孩子正在一旁玩积木,宋聪惠见状便上去同孩子们一起玩乐。记者注意到,这间房屋内摆放着许多儿童桌椅,并且还有算盘、积木等教具玩具,房屋一侧摆着儿童读物,犹如一家小型幼儿园。

  “这是村里的儿童之家。”宋聪惠介绍,余坝村村办公室以前是一所老旧的学校,有很多空余房间,考虑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她就将其中一间办公室收拾干净,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玩耍的场所,并经常自费购买一些小玩具、儿童书籍带到村里。

  后来,宋聪惠又和当地政府一起努力,向相关部门申请了6万元资金,将房间重新装修了一番,并安装了儿童桌椅、展板等。这才有了记者眼前的“儿童之家”。

  采访结束时,段大良告诉记者,当宋聪惠第一次来到村里时,看着她秀里秀气的外表,还担心她忍受不了乡下的环境,没想到她竟是个“女汉子”,不仅吃得了苦,办起事来也雷厉风行,天天为村里的事跑前跑后。

  提起当初下乡担任“第一书记”,宋聪惠说,其实自己当时还是有些为难的,一边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一边是年仅3岁的儿子,而且考虑自己没有多少基层工作经验,到了村里肯定会困难重重。

  不过,宋聪惠当过兵,退伍不褪色,骨子里就有着一股倔劲,经过短暂的思考,她就毅然下定决心,请了一名保姆带孩子后,便来到市中区全安镇余坝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自己的驻村扶贫之路。

  今年5月,宋聪惠调到全安镇湾桥村担任“第一书记”。

  有了之前余坝村的经验,宋聪惠在湾桥村开展工作时有条不紊。她先走访了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并理清了湾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然后发挥湾桥村集体经济股份专业合作社作用,积极探索村集体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的机制,整合全村农产品资源,打造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有力地促进了集体经济增收,让湾桥村同余坝村一样,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作为‘第一书记’,就应该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坚守,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带领大家走出一条致富路。”宋聪惠说。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