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脱贫攻坚:不仅让贫困乡村摘掉了“穷帽”,也重塑了乡村治理!

发稿时间:2019-10-29 11:31:00 来源: 半月谈网

  编者按

  全社会各种资源要素汇集脱贫攻坚战场,不仅让数千万贫困人口同奔小康,也为农村社会、乡村治理带来新活力。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帮扶带领下,不少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面貌一新,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大量贫困村告别“空壳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庄公益事业有了财力支撑;众多新乡贤、返乡能人等在脱贫战场上各展所长,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成长起来;不少村民的参与意识、自治能力增强,各种协商治理平台不断涌现;乡间的法治意识、文明新风也在生长,村庄生态环境、和谐氛围不断提升……可以说,脱贫攻坚,让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不仅有一眼可见的,也有深入乡村治理微观层面的。

  摆脱贫困不是终极目标,我们还要继续向乡村振兴进发。脱贫攻坚战不仅让贫困乡村摘掉了“穷帽”,也为乡村振兴、乡村善治打下了持久而坚实的基础。

  ·从软弱到坚强:有了好支部,不愁没前路

  ·从空壳到脱壳:集体有收入,治理有底气

  ·从外流到回流:田野乡间,“土专家”多起来

  ·从冷漠到热心:新平台涌现,自治力升级

  ·从缠访到信法:不比“拳头硬”,法治入人心

  ·从坐等到奋起:摘了穷帽,更育新风

  ·从空缺到补缺:公共服务下乡,村里更便利

  ·从索取到呵护:面子美了,“里子”实了

  贫困村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去垦荒,准备种水果 黄孝邦 摄

  从软弱到坚强:

  有了好支部,不愁没前路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一批基层党组织在这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中得到淬炼,成为有能力、敢担当的基层战斗堡垒,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增强。未来,这些基层党组织可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支部建在产业上,农业升级群众增收

  在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白水社区,90%以上的耕地种花椒。2013年,不少村民看着“花椒产量低,赚不到几个钱”,想把花椒树砍掉。

  “树不能砍。我们在长江边,砍树破坏生态,代价太大。”在家里种植花椒的34名党员下决心成立一个“管花椒”的党支部,把花椒做成扶贫产业。花椒党支部牵头组成考察团,去重庆花椒大区江津的花椒基地参观学习。

  一去就找到了差距。白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冉海龙说:“同样的品种,我们一棵花椒树100多个枝条,还没有人家20多个枝条结的花椒多。”据当地花椒专家指点,要想提高产量,得先裁掉枝头,让花椒树变矮。

  可回到村里,没人信这一套。关键时刻,花椒党支部的党员先拿自家花椒树开刀……在花椒党支部的带领下,去年全村花椒收入2000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8000多元。

  在发展扶贫产业过程中,农村党支部发挥了关键作用,党支部自身也强了起来。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草滩村80后党员虎广红,成立家庭农场带领村民养牛致富,解决养殖户被牛贩子“卡脖子”的难题,还探索发展节能环保的“种养共生棚”,为充实村集体经济探路。这一过程中,他自己也成长起来,今年4月,虎广红当选草滩村党支部书记。

  党建引领服务,落后村变先进村

  傍晚,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梁家庄村的村民们又来到了刚落成不久的党建广场上遛弯。“许多有关村子发展建设的事情,党员干部也会在这里与村民一起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村党支部书记梁铁正说。

  梁家庄村曾是太保庄街道排名倒数的落后村。2017年,潍坊市派第一书记许吉军来到这里帮扶。在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村里成立合作社,发展起数百亩桃园。如今,这个村已成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脱贫攻坚以来,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一批曾经的落后村、贫困村后来居上。

  “现在基层党组织更强了,农村党员服务村民更带劲了,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发挥着光和热。”《当代广西》杂志社派驻广西龙州县梓丛村的第一书记张国成说。

  在这个村子里,按照星级管理要求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名党员每年帮助2户贫困户,做3个承诺,参加4次以上志愿服务活动。

  在党建引领下,2017年,梓丛村顺利脱贫摘帽,并获得广西崇左市和龙州县“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等荣誉称号。

  一位村支书(左二)和农技员一起查看新建的农业设施 杨冠宇 摄

  夯实战斗堡垒,重塑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许吉军说:“村两委以前那种软弱涣散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扭转,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党员要成为有干劲、会干事的“领头雁”。据彭阳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有亮介绍,目前,彭阳县从党员中培育致富带头人524名,从致富带头人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共178人,致富带头人、党员的“二合一”人员101名,332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农村党支部强起来了,服务基层的能力更强,又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广西全州县石塘镇党委委员王玉珍说,现在村民极少不配合政府的工作,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很顺利。今年湘江战役遗址遗存修建中涉及当地6户村民的3亩林地,村民没有拿到钱就同意动工,在外地打工的也很快回来签协议,“征地前后也就用了一周时间”。

  “脱贫攻坚锻炼了一批有战斗力的农村党支部,发挥好它们的领导和带动作用,将有力推动脱贫后的中国农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

  从空壳到脱壳:

  集体有收入,治理有底气

  乡村治理中,很多难题都是缺钱引起的。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借助脱贫攻坚的各项资源,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通过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等多种路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善治增添了底气。

  2017年5月,江西省吉安市农科所蔬菜室主任吴页宝作为第一书记挂点帮扶永新县汴田村。他发挥自身特长,鼓励村里毛豆种植进行定模栽培、机械翻耕。以前每年亩均收益才1500元的露天毛豆,变成了亩均收益3500元且远近闻名的大棚毛豆。村民看到了实惠,干劲儿更足了。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收益,发展集体经济,爱琢磨的吴页宝又开始在村里推广设施蔬菜种植。刚开始推广时,大家对设施蔬菜没啥信心,吴页宝便带着两三个有意愿的农户率先尝试。看到亩均收益超过2500元, 其他农户开始抢着参与。村里的集体收入也从以前的七八万元,增加到如今的近20万元。

  村集体有了收入,脱贫摘帽就有了保障。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葫芦套村,原先是偏远落后的穷山村,如今变成了旅游热门地。2017年,村集体一下子收入20万元,其中15万用于贫困户脱贫,5万用于村里建设发展,当年年底,村民全部脱贫。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贫困村李士村曾长期是“空心村”“空壳村”。在政府资金支持下,李士村从2017年的一个小卖部起家,建醋厂、建油坊、办农机队、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年实现“脱壳”。“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集体经济办好。”李士村村支书齐永新说。

  脱贫攻坚中,许多地方都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广西扶贫办副主任杨宏博说:“我们将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自治区贫困户中特色产业覆盖率超过80%,大量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达标。”

  村里有了收入,村民开始享受红利,一些村慰问老人、建设基础设施等有了支出,一些因公共缴费而产生的矛盾也开始缓和……在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外流到回流:

  田野乡间,“土专家”多起来

  人才既是脱贫的关键,也是乡村治理的软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各显其能,通过各种方法招才引智,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还为乡村培养了人才,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学院在乡野,课堂在田间

  教学地点或在乡间小路,或在田间地头,教员可以是大学老师,也可以是村干部、种地高手……山东省宁阳县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为基层干部提高技能。

  宁阳是山东省比较贫困的县,当地为助力脱贫,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当时想着能挖掘现有资源实现共享、集约化办学,尽量不自建校区、不自聘教师团队。”宁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鹏飞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达到快速办学的目标,同时更加灵活。

  虽然没有自聘师资,但并不影响培训质量,学院构建了沿京沪线三小时高端师资圈,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共享师资,同时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先模人物、村党支部书记兼职教学。

  与宁阳县一样,不少贫困地区都把人才培训、培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从种植养殖技术到合作社组建,从扶贫相关政策到项目资金管理等,都是学习内容。充电完成后,他们不仅成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手,也是当地持续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

  内选外引,用实人才

  “没想到打工学到的种植技术,让我成了乡政府看中的人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姚家乡后占村村民黄占说,自己入了“乡土人才”信息库,成为乡政府扶持对象,返乡创业发展起百亩砂糖柚。

  姚家乡乡长黄利忠告诉半月谈记者,为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当地政府专门到各村去了解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情况并记录入库,考察后扶持他们发展产业,让他们带动村民脱贫。

  无论是懂种养技术,还是有传统手工艺、懂产业经营的村民,信息都会被搜集。横峰县将乡土人才使用与政府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让他们成为规划落地的“抓手”,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头羊。

  “85后”姑娘石秋香(前排左一)返乡创业,带领乡亲致富 龙涛 摄

  重庆市城口县集“老边山穷”于一体。这几年,城口县一手抓“内选”,注重从本村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中培养和选拔村干部,现任村干部高校毕业生占近15%,退伍军人占近20%。一手抓“外引”,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回引行动。

  城口县龙田乡四湾村敖长龙16岁就外出打工,在外20多年后,他回到城口老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参加了县里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育香菇、木耳,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企业有近3000家种植农户,去年食用菌实现净利润1280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8万元。

  乡村人才多起来,脱贫能力强起来

  “咱们这里是沙质土壤,适合种果蔬。”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党校针对沿黄村庄举办的第五期培训班上,当地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晚上的讨论环节,不少党员结合本村的情况,你一言我一语谋划起了村里的发展规划。

  为了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滨州以支部为单位在基层党校为农村党员开展“淬火工程”。除了学习党章党规等,基层党校邀请农村致富带头人、种植能手等,有针对性地调训农村党员,激励他们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在广西,驻村扶贫干部除了自己在基层一线努力拼搏,还激励农村党员发挥带动、示范和表率作用,在贫困乡村打造一支“带不走、能战斗的工作队”。

  “让村里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推进脱贫攻坚事业非常重要。同时将能人发展成党员,种桑养蚕合作社的理事监事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或者转为预备党员……”广西直属机关工委派驻到田东县立新村的原第一书记张细香说,在立新村,党员带着群众干,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眼下,一些地方脱贫摘帽后,驻村工作队撤了,但围绕畜牧兽医、农村卫生、乡村教育、农村事务管理、农村法治、建设规划等,为农村培养了一批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留下了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人才队伍。

  从冷漠到热心:

  新平台涌现,自治力升级

  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等举措难免产生利益纠葛,考验着农村自治体系。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多地在乡村社会治理方面主动探索、妙招频出,充分激活自治的活力,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走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一个理事会“端平18碗水”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在精准扶贫的同时,2015年3月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春涛镇滩头村等个别村遭遇阻力。

  村民想改变居住环境,却对拆祖宅心存芥蒂。“宅改工作启动两次,又两次停滞。”春涛镇常务副镇长吴官文说。

  为保障村民利益,村里把18房族的代表纳入理事会,“端平18碗水”,所有决议需经理事们协商一致、公示,拆除后的石头都有明确归属。今年村里启动第三次宅改工作,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拆除。

  红白理事会、产业理事会……在脱贫攻坚战中,为了方便自我管理,对接项目资源,村民们成立了各式理事会,在利益纠纷处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嘉陵镇稻坪村,村里建立的养殖合作社在理事会管理下,一年就带给贫困户最高分红9328元,最低848元,让村民参与热情高涨,一有时间就去合作社义务干活。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幕冲村村民在老樟树下召开“屋场贴心会”

  自治新模式、新平台涌现

  新乡贤、第一书记、返乡能人……在脱贫攻坚中,各式力量都在引导推动乡村自治能力提升,进一步健全自治体系,提升自治能力。

  在重庆市武隆区羊角镇艳山红村,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后,第一书记游四海将在外务工的本乡人士拉入微信群,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心,理事会成员达到100多名。村民王双红在外打工多年,成立村民理事会后,村里的大小事都积极参与,贡献了不少力量。

  艳山红村的理事会很有特色,由“1个村总理事会+3个分支部理事会+8个村民小组理事会”组成,党员和能人基本都参与理事会工作,村级大小事务交给群众管理。理事会成立后,游四海带头捐款1.5万元注入理事会,村民自发捐资25万元,用于村上购置路灯、修缮维护公路、绿化美化庭院等。

  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村民自治极大激发了乡村活力,如今全村九成以上农户住进了楼房,老年人活动中心、村民自治文化公园等一批活动场所陆续建成。合寨村村干部表示,在原有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目前各个屯还成立了“党群理事会”,管理屯级事务,构建起村民自治组织“微单元”。

  据了解,广西创新推广屯级“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协商自治模式,在1.3万个自然村建立了“一组两会”制度,通过户主会拓宽村民议事平台,通过理事会强化村民民主自治,实现村民自治与村庄管理的有机统一。

  成为乡村治理重要助力

  “爱国家爱集体”“反对铺张浪费”“不赌博禁恶习”……不少贫困村自治体系健全后,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规民约,群众相互监督,农村滥办酒席、“天价彩礼”、赌博等不良现象更少了。

  重庆市城口县岚天乡党委书记江奉武说,岚天乡不断完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2015年以来,通过社员会、现场会、乡风文明会等多种形式,形成“群众评、群众传、群众学、群众做”的良好氛围。全乡4个村建立“红黑榜”机制,评选正反面典型,实现了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岚天乡还培育村级社会工作组织,引导组建了村务监督员、义务巡逻队、巾帼宣讲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志愿队伍,有效促进乡村两级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开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蒙昭平说,目前广西大部分行政村建立了“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这些自治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乡村振兴、乡村治理过程中也将成为重要助力。

  从缠访到信法:

  不比“拳头硬”,法治入人心

  法治是乡村治理体系中“三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战中,法治资源随着社会各要素资源一同浸润着贫困地区,为实现乡村长效治理打下了基础。

  法治为脱贫“护法”

  “大叔慢走,下次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来找我哈!”在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司法所,挂职所长石磊送走了第二批来咨询的贫困户,才歇下来喝口水。

  “以前有的贫困户既不懂法也不信法,村民间各种纠纷矛盾可不少。”石磊告诉半月谈记者,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有助于贫困群众稳定发展、脱贫致富。

  2018年以来,永修县虬津镇组建精准法律援助服务团,以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援联络点为辖区贫困户、低保户发放法律援助“惠民卡”,简化法律援助程序,保证困难群体及时得到法律援助。

  签合同、订契约是很多贫困户遇到的“新鲜事”。为解决贫困群众维权意识差、签约意识薄以及个别涉农企业利用合同漏洞坑农害农等法治难题,贵州省司法厅组织起草了《脱贫攻坚涉农系列合同示范文本》,涵盖了农特产品买卖、农村电商发展等方面125种151份合同。

  2017年6月起,贵州省司法厅还选派20家优秀律师事务所结对帮扶20个极贫乡镇和两个贫困县。目前,已为极贫乡镇工程项目提供法律意见、审查合同672件次,涉及金额超32亿元。

  培养“法律明白人”

  在脱贫攻坚中,很多贫困地区成立了村级调解组织,个人和专业化调解室也随之出现,讲法律、讲政策、讲道德等成为调解的重要方式。其中,讲法治是核心内容,而这就需要培养村里自己的“法律明白人”。

  数月前,江西省永修县司法局联合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九三学社新联基层委员开展“普法宣传员暨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课程,邀请高校法学教师、律所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为全县农村法律骨干讲授法律知识。

  永修县讲授的多是贴近农村实际的法律知识,包括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外出务工、道路交通等领域。来自全县各个村组的1000多名“法律明白人”参加了本次培训课程。

  法院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普法 王全超 摄

  “这次培训使我增强了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我也要带动更多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参加培训的虬津社区村民曾友传说。

  据了解,江西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以来,已有301.5万名“法律明白人”参加培训。他们参与法治宣传,覆盖1500多万农民,化解矛盾纠纷8.5万件次。

  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增强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也是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广西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97%的乡镇(街道)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法治宣传和服务;重庆市近年来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建设,在每个村(居)建立法德大院,设立法律图书室、法治光荣榜等,逐步提升村(居)干部群众法治意识……

  助力乡村长效治理

  随着法律知识在贫困地区传播,不少地区法治氛围日渐浓厚。“过去在农村,遇到纠纷比的是谁家的拳头硬,现在遇到事情不少村民会想到找律师,通过法律解决问题。”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

  2016年六七月份,江西崇仁县礼陂镇沧源村的退休教师罗仁玉傍晚遛弯时,被一位开电动三轮车的中年妇女撞倒在地。罗老师住院半个月,前前后后花了1.6万多元。虽然交警判定对方全责,但对方只肯给6000元。罗老师的俩儿子听说后放狠话,要给对方“放放血”。

  在礼陂镇司法所干了一辈子,现在是礼陂镇“法律明白人”的黄寿孙得知此事,赶到罗老师家,又讲法又讲理,总算把两个后生劝住了。在黄寿孙的协调下,对方赔了钱,双方达成谅解。

  重庆市武隆区江口镇党委书记任本涤说,前几年当地老百姓“信访不信法”,经常有群众围堵乡镇党委办公室。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地方党委政府推进村庄法治建设,逐步完善基层治理结构,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遇事积极找法、靠法,有力推动了乡村善治水平提升。

  从坐等到奋起:

  摘了穷帽,更育新风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不少贫困地区农民“精气神”焕然一新,脱贫致富有“干劲”,支持政府工作有“亲劲”,讲卫生、重诚信、爱名誉等新乡风文明兴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过去,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精神贫困。”重庆市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说,2015年他下乡走访,送给一户贫困户1000块钱。第二天,他就接到许多电话,“说自己家里困难,张嘴向我要钱”。

  要想真脱贫首先要精神脱贫。通过走村入户扶贫走访,城口县整理出三大类282条精神贫困表现,针对性开展精神扶贫行动。

  “过去有些人争着戴‘贫困帽’,现在不少贫困户主动要求学技术、干事业。”城口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定辉说。

  城口县明通镇金六村贫困户张瑞波,达到脱贫标准,向村里申请自愿脱贫。“现在有了技术,只要自己勤劳肯干,日子会越来越好,不想给国家添麻烦了。”在他的带动下,近一年仅明通镇就收到120多份自愿脱贫申请书,经过审核论证,其中64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现在村民参加劳动不仅是为谋生,更凸显一种责任和担当。”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杰说,今年在村里股份合作社务工的村民,育蚕期间基本是每天凌晨2点就开始采摘桑叶,村民们认为,“好不容易建起的产业,得靠大家维护。”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在村里深入人心。

  不少地区还创新方式,助推贫困群众精神脱贫。江西省分宜县车田村打造“晓康驿站”,贫困户在社会公德、家庭美满等方面积分,积分可在驿站兑换生活用品。“做得越多,积分越多,兑换的物品就越多,激励大伙精神脱贫。”车田村驻村第一书记熊小平说。

  环境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环境卫生过去一直是农村地区的痛点。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各地实施改路、改院、改沟、改厨、改厕等环境整治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杨柳村驻村第一书记钱逃生说,自己刚驻村时发现,贫困户家里板凳上的灰有几层厚,动物粪便在屋内随处可见。隔壁艳山红村情况更糟糕,村里到处堆着垃圾,整个一个“烂泥坝”。

  “穷山村要振兴必须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艳山红村驻村第一书记游四海说,当地每月开展“最美庭院”“清洁农家”评比,带领村民开展环境大整治,村民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卫生意识的改变直观表现在村民的衣着上。田杰说,过去村里有的贫困户头发、衣服长期不洗,下地干活和走亲串户都是穿一套衣服。现在整个村里卫生环境耳目一新,这些贫困户也开始注重个人卫生,衣服洗干净,指甲剪短,头发也梳得整齐。

  卫生环境的变化还把更多城里人吸引到农村。金溪镇平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全克军说,当地把贫困户原有住房重新整修,村民们的居住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还利用空置房间参与客栈经营,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喝酒打牌的人少了,干事的人多了”

  前不久,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胡茂村最美家庭刘香云家中,举行了一场 “乡风家风茶话会”。村里评选出的4名“家风之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心得,大家在听的过程中深受教育和启发。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在脱贫攻坚中,各地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和家风家训活动,农村重新兴起重诚信、爱名誉、家庭和睦等传统风气,“喝大酒、打大牌的人少了,干事的人多了”。

  金溪镇平溪村村民康显林2018年养殖的土鸡,有50只体重一直达不到出栏标准,但她宁愿不卖,也坚持不喂饲料添加剂。“现在卖土货也要讲诚信,不能以次充好。”

  公共文化设施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截至去年9月,宁夏9个贫困县区实现文化馆、图书馆全覆盖,1266个行政村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在广西,新时代讲习所“遍地开花”,已实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打通了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同时,广西还实施文化繁荣兴盛工程,建立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文明创建行动。

  从空缺到补缺:

  公共服务下乡,村里更便利

  脱贫攻坚以来,各地实施了一大批民心工程,为农村带来实实在在的舒适和便利。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贫困地区生活便利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乡村善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出门进公园,和城里一样舒适

  过去,部分农村地区的群众缺少休闲活动场所。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各地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整修道路、绿化街道、新建广场,农村也有了自己的花园。

  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人民公园,几名正在公园晨跑的居民对半月谈记者说:“早上起来在公园跑一圈,既能看风景,又能呼吸新鲜空气,一天的精神头都足足的。”

  姜楼镇是脱贫攻坚以来各地农村新貌的一个缩影。不少已经整体脱贫的乡村,在补齐了过去的基础设施短板后,借助持续不断的扶贫资金支持,开始在提高农村的生活服务供给上下功夫。

  重庆市武隆区羊角镇艳山红村驻村第一书记游四海说,过去村民晚上摸黑走夜路,摔跤的人不少。现在,村里路旁安装上太阳能路灯,村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晚上茶余饭后在马路上散步。

  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平溪村,当地不仅绿化和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将村民广场硬化平整,安装了篮球架、乒乓球桌、高低杠等健身设施。村民广场既可作为村集体活动场地或老百姓平日的健身场所,粮食收获期还可以当临时晾晒场。

  村民邓诗碧说:“政府想得周到。现在的平溪变成了大美人间,生活真安逸。”

  服务中心,开到了家门口

  在脱贫攻坚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过去居住较为分散的村民从一些交通不便的高山区搬迁到集中安置居民点。在这些新的社区,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也随之跟上,老百姓日常生活更为便利。

  金溪镇平溪村在村委会入口和窄颈子居民点新设立3个便民超市,方便村民随时购买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便民超市还作为金融综合服务站,村民可在这里存取现金和查询医保、养老保险。居民点内,新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村里办理婚丧嫁娶、生日宴的统一地点。

  村民在便民服务中心咨询相关政策

  在江西安远县水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退休老党员唐斌告诉半月谈记者,以前大家在大树下下象棋,跟着太阳挪地方,有了服务中心就方便多了。“这里不仅有空调、电视,还有免费茶水,比家里还舒服。”

  “现在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到社区来咨询和办理,不用再跑县城了。”姜楼镇王判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办理居民医疗保险的居民李敬东说。

  在广西,全区已建成1.4万个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了5.5万个服务窗口,就业、社保经办的信息网络实现了区、市、县、乡、村五级联网,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一卡通”信息系统贯通全区100%的定点零售药店。

  老有所养,农民生活更充实

  过去,不少农村群众往城里跑,农村的好山好水留不住人。近年来,通过脱贫攻坚,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大为改善,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也正在实现“老有所养”。

  在江西省高安市,“幸福食堂”成为当地留守独居老人点赞的服务项目。在“幸福食堂”就餐,每人每天花费仅6元钱。64岁的刘小元说,“幸福食堂”干净又方便,饭菜可口,大家都愿意来。

  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水平和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也在逐步改善。去年,广西90%以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平溪村新建了标准化卫生室,安装了空调,配备了远程诊疗系统。

  在保障老年人吃饱穿暖之余,一些农村地区还建起了老年大学、画室、音乐室,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半月谈记者在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上厂村看到,一处废弃农房被改造成画室,村民们在画室作画,带领游客体验版画创作过程。村民周志厚说,过去大家农闲时间就是打牌,现在大家见面聊的都是自己最近的版画作品。“现在我们农民的生活,比过去充实多了。”

  从索取到呵护:

  面子美了,“里子”实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脱贫攻坚中,各贫困地区一直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扶贫,原有的生态优势不仅没有破坏,甚至有所加强。搬迁移民、生态修复、环境整治……不少贫困村脏乱差不见了,山更青、水更绿,村里生态宜居性进一步加强,让村民生活更舒心。

  “以前一天天破坏,现在一天天变好”

  重庆市巫山县权发村江岸旁的山坡上,64岁的村民王恩海熟练地穿梭树间施肥、除草,时不时眺望漫山遍野的果树和烟波浩渺的江面。可曾想到,这里曾是石漠化严重、种粮食都不够吃的荒山。“以前环境一天天破坏,现在一天天变好。”王恩海说。

  在宁夏西海固地区,贫困也与生态脆弱性成高度正相关。过去,这里每平方公里最多承载22人的土地却要养活142人。易地扶贫搬迁中,大量群众迁到靠水沿路的宜居区域。固原市市长马汉成说,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及修复,原来满目疮痍的黄土地目前已有森林面积422万亩,森林覆盖率26.8%。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小村庄变“靓”了。

  在江西安远县的不少农村,昔日都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安远县三百山镇环卫所工作人员唐绍昌说,以前当地没有覆盖农村的垃圾处理机制,村民们习惯将垃圾随意丢弃,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问题多。现在有人收集统一处理,村民们的习惯慢慢转变,村庄里地面上的垃圾越来越少了。

  半月谈记者在安远梅屋村了解到,目前村里的生活污水已有了新去处,村民门前屋后不再遍布污水痕迹。作为当地农村污水治理试点村,这里由政府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村民的厨房污水和化粪池污水,都可以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

  吃上“生态饭”,“里子”越来越实

  走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洛连村的水泥路上,道路两旁桂花树、紫荆花树等各种树木长势喜人,一家家古雅别致的农家乐犹如小公园,一股带着泥土与花香的乡村气息迎面而来。

  昔日的洛连村寂寂无名。洛连村第一书记朱日强看到了这里的发展优势:村子临近桂平城区,背靠龙潭森林公园,水域、竹子资源非常丰富,环境优美。

  守着绿水青山,理应看到金山银山。在朱日强带领下,当地成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和乡村旅游联盟,在“吃农家饭、住农家楼、品农耕文明”上做文章,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村。目前全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已有10多家,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在宁夏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几名小朋友在村里的公园内玩耍 王鹏 摄

  依托生态产业支持,富起来的还有江西省铅山县桥亭村。定点帮扶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为桥亭村“量身定制”打造了高产油茶种植、石斑鳜鱼养殖、蓝孔雀养殖三大特色产业。村子不仅顺利脱贫,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如今,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已成为不少贫困地区发展最靓丽的底色。借助生态之利,固原旅游人数和收入近年来年均增长达20%左右。

  秀美乡村唤人归

  生态改善,产业发展,面子靓,“里子”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温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坦从小在这里长大。和当地许多青年人一样,为了摆脱贫困,他选择外出创业。“当时村里环境、生活条件都不如城里,也不知道回家后能发展什么产业。”

  这几年,山亭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温庄也被列入其中,村里的道路被硬化,危房被拆除,房前屋后多了鲜花绿植,村里的空场地用石磨、石头等进行装饰,还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道路通了,乡村美了,外地来的人越来越多。刘德坦决定回乡创业,同时被选举担任村支书。“村里的环境好了,游客进来,农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在脱贫攻坚中,像温庄一样发生美丽蝶变的村庄有许多。村子美了、人气旺了、心气足了,居住环境的改变让乡村更宜居,也让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2019年第20期《半月谈》;专题标题:《脱贫攻坚重塑乡村治理》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实施:周清印 高远至

  采写调研:邵琨 何伟 周文冲 姚子云 熊家林 许晋豫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