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第一书记制度
发稿时间:2019-12-11 11:37:22 来源: 学习时报
“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元旦贺词温暖了奋战在乡村的第一书记和公职人员,充分肯定了第一书记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彰显了第一书记这个特殊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地位。
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国家层面以“精准扶贫”为抓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乡村实践。作为组织力量在乡村社会的直接嵌入,在解决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落实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也将会成为联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结合,有效地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体。第一书记在实现从外部动力到内部动力转变的同时,也更好地起到了贯通国家、社会与农民的中介作用。因此,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党政人才资源下沉到基层的组织创新,第一书记制度仍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
但在具体工作中,第一书记依旧面临着诸多行动壁垒。一方面,队伍结构不平衡、政策把握不充分、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作用发挥平台不完善、基层群众期望值过高、与村“两委”班子关系还有待协调等问题;另一方面,第一书记进入乡村社会以后,改变了原有的乡村治理格局,同时也改变了乡村社会原有的利益格局,必然会对部分内生型乡村社会某些利益带来冲击,进而使两者之间产生一种互动的壁垒。同时,中国的乡村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第一书记在乡村社会中从事治理工作最大的困境,就是在于如何破解与乡村熟人社会之间的隔阂。诸如这些现实情况的存在制约了驻村第一书记联结作用的有效发挥,这就需要在制度设计层面上进行“微改革”尝试,也是促进驻村第一书记更加贴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联结现实需求的关键所在。
为此,要让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有效发挥作用,切实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当好“当家人、领路人、贴心人、带头人”的角色,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还应加强和完善以下几项制度。
健全第一书记的选人机制。首先,相关部门应做好帮扶对象的调研摸底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主导需求,在第一书记人选中综合考虑其知识背景、行业背景、工作经历、派出单位等因素,按照“部门职能对应、专业特长相适、优势资源互补”原则,增强第一书记培训和选派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做到人与岗位最佳匹配,优化组合。其次,积极建设能够有效对接帮扶需要与干部意愿的平台。可以按照地域范围、单位背景、个人能力、主观意愿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若干专门用于第一书记选拔的干部人才库,从而实现帮扶村庄与第一书记的有效对接。
优化选派干部的长效正负激励制度。首先,要推动地方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准确界定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在同等条件下,对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其次,加大对第一书记经费保障力度。对确属扶贫工作需要,但政策中又没有包括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经费,应给予合理支持,提高第一书记积极性。要常态性开展组织关怀,通过定期培训、交心谈心、树立典型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第一书记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问题,切实增强第一书记组织归属感、获得感。
建立乡村基层组织负责人的退出机制。一方面,干部选拔到农村工作以后,建班子,带队伍,培养干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如果能够发现和培养合适的德才兼备的土生土长的农村干部,那么,选派干部的适时退出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不排除个别选派干部到农村基层组织任职后,是为以后的履历“添金”,跟组织谈条件(补贴、要待遇)等情况。一旦选派干部出现这种情况,可以按照相应规定问责、严肃处理,直至令其退出并追究责任。
总之,以驻村第一书记为联结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克服各种壁垒和障碍,拉近了上级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大幅度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实现第一书记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推动乡村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乡村社会急剧转型、利益主体诉求多元、乡村治理弱化虚化等背景下,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第一书记制度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有效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