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第一书记网

首页 >> 要闻聚焦栏目 >> 正文

第一书记奏响扶贫“三部曲”

发稿时间:2020-05-14 09:10:20 来源: 映象网

  石井村位于荥阳市崔庙镇南部,山多地少、干旱缺水。全村11个村民组、442户,原有贫困户87户。2018年10月,荥阳市豫龙司法所所长宋知航被荥阳市司法局党组选派为驻石井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走村入户,足迹踏遍了村里的沟沟坎坎;他传经送宝,致力于全村人的脱贫攻坚,他为石井村插上了致富腾飞的翅膀。

  宋知航(右)和赵志强在蔬菜大棚内

  大棚绘就致富梦

  “再过10多天,羊角蜜、玻璃翠、网文吊瓜、草莓番茄就可以上市了!多亏了宋书记,忙前忙后的给我协调人手,真帮了大忙!”看着大棚里即将上市的有机瓜果,赵志强的脸上溢满了感激之情。

  赵志强,河南长垣人,是宋知航引来石井村的第一只“金凤凰”。

  石井村原有食用菌大棚10座,由于交通不便、灌溉困难、经营成本高,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如何让大棚焕发生机,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了宋知航挂心的大事。为了引进项目,他和队员们跑郑州、到洛阳,寻找租户,好多人听完介绍,都退却了。

  后来,以赵志强为负责人的河南北顶公司,走进了他的视野。赵志强,从事特色农业种植20多年,有最新的种植技术、成熟的销售渠道。为了招来这只“金凤凰”,宋知航打电话沟通、上门拜访,邀请实地考察,“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赵志强,2019年8月,双方签订了租赁协议。

  “这几个月,我投入了近70万元,改造大棚、培育秧苗、引进技术人员。想着今年有个开门红,谁能料到会遇上疫情……”赵志强一脸茫然、不住感叹。因用工受限,2月20日前不种完秧苗势必影响收成。宋知航和村委商议,从贫困户中选出技术好的,分班分时栽种;又协调村里水井,定时定量供水,确保秧苗成活率。10个大棚,3月10日前完成了栽种,尽最大努力降低了疫情的影响。

  “蜜蜂受粉”、“自然成熟”、“有机产品”,提到大棚里的作物,宋知航如数家珍。“如果运作得好,每年可为村里贫困户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可获得20多万元的收入。”看着长势喜人的瓜秧,宋知航又谋划着发展新型农业,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学技术、致富奔小康。

  小米做成大品牌

  石井村干旱缺水,土壤粘性高,适宜种谷子。出产的小米色泽金黄、营养价值高。2018年全村种植近600亩,产小米20余万斤。但在销售上,各唱各的调,形不成规模效应。2018年10月,宋知航驻村时,还有近2万斤小米没卖出,有些贫困户就求他帮忙解决问题。

  “是困难也是机遇”。经实地调查,宋知航梳理出了小米销售的三部曲。一是打响品牌。他找人为石井村的小米设计了商标,委托知识产权公司办理商标注册“福金谷”;利用朋友圈、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打响“福金谷”品牌。二是完善包装。村里集中收购贫困户的小米,指派专人检验质量,并购置分装机、真空包装机,定制包装礼盒,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规模销售。经四方奔走,他们促成与郑州市邮政公司的合作。石井村的“福金谷”成为了郑州市“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新春礼包的唯一小米品牌。2018年底,村里滞销的近2万斤小米全部售罄,销售总额近20万元。

  “年轻人就是中,敢想敢干。再有啥新项目,俺家的地,给你免费做试点!”王国保翘着大拇指,对宋知航连连夸赞。

  知识筑牢致富路

  “扶贫先扶智”。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是石井村民的梦想。但由于教育、文化和技能水平低,很多人除了下苦力没有出路。给村民普及法律和科技知识,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提高文化素养,争取尽可能多的教育费用是宋知航的又一工作中心。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学生们按时上网课,成为抗击疫情和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宋知航了解到全村有12户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没有网线不能上网课。

  他和联通公司沟通,得知每户使用费、安装费400元,12户需要4800元。他给司法局党组汇报后,将孩子们的情况,转发到司法局的微信群,希望同事伸出援手。短短20分钟,4800元募集到位。现在,网线已经铺设到位,没有影响学生们的教学进度。

  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石井村能脱贫,离不开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步,村里要发展新型农业,要在产业化、品牌化上大做文章;要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产业技能,脱贫奔小康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谈到石井村的美好未来,宋知航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