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山下铺富路 红岩溪畔守乡愁
发稿时间:2020-06-09 08:54:00 来源: 红网
武陵山中千山绿,万木苍翠百花繁。从龙山县城出发沿着209国道,距离红岩溪镇集市10公里处,一座外形酷似天鹅的山下,红岩溪经此蜿蜒流过,山水环抱之间,便是红岩溪镇毛坝村。
仲夏时节雨来急,雨中的毛坝村夏树葱茏、生机勃发,一栋栋楼院齐备的民居错落有致,形成一个个群落散布于山水之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硬化路,被雨水洗得铮亮,通往各寨每组。朦胧烟雨里,山村美景如水墨画卷。
时光回溯至2017年以前,毛坝村这个原本被当地人赞誉为“天鹅抱蛋”的风水宝地,却陷入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该村唯一的一条外出通道,仅是一座由几根原木搭建的简易桥,村民过桥坠河也时有发生。修桥、铺路,成了村民心中的期盼。
2016年,龙山县发改局帮扶毛坝村后,上项目、筹资金、兴建设,村里开始有了新变化。2017年,毛坝大桥建成,全村奔走相告,自发称其为“爱心桥”。但对于积弱已久的毛坝村来说,脱贫致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段天术被单位派驻到毛坝村担任第一书记,接下了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
“路通水通电通像街上,入股做工搬迁住洋房!”现如今,毛坝村民充满自豪的话语,就是对村里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好评价。驻村3年多,段天术逐步将毛坝村“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愿景,在扶贫路上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问民需补短板,铺就脱贫致富路
“没想到我还能看到村里变得这么好,原来想都不敢想,现在车子都可以开到屋里了!”毛坝村82岁的老党员吴金珍,谈及段天术总是津津乐道,“虽然晓得他始终要走,但就是舍不得!”
2018年3月28日,段天术第一次走进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便马不停蹄地入户走访、实地查看,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并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制定了扶贫帮扶“三步走”计划:强基础、兴产业、美生态。
基础设施薄弱是村里最大短板,也是村民的“心病”。从部队退伍的段天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跑项目、筹资金、走部门,争取各方支持;在项目建设实施时,他更是搞协调、推进度、抓质量,让村里的基础设施一天一个样,他也一天一个样,变黑了、变瘦了。
2018年,毛坝村共投入扶贫项目资金375万元,建起了新村部,修通了2、3、4组和车田的产业路,人畜饮水工程、农网改造实现了全覆盖,防洪渠道、河堤堡坎、道路安保和绿化美化等建设顺利完成,让一个交通便捷、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村落,逐步展现在村民面前。
2019年,毛坝村一组陈家沟2.8公里的产业路修通,盘活了该组100亩土地,完成了当地村民几代人的夙愿,大伙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兴产业增民收,脱贫路上忙致富
“我家流转了5亩土地,每个月在种植基地可以务工20多天,还养了20多桶中蜂,脱贫致富没有问题!”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陈历民对如今新生活很满意。
毛坝村在易地扶贫搬迁后有3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共有305户11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547人。面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土地荒废较多的情况,段天术决定采用“支柱产业+特色养植”的模式,调优村里产业结构,发展以黄金茶为支柱,百合、刺葡萄、枳壳等中药材种植及中蜂、土鸡养殖为辅的产业模式,长短结合让村民增收致富。
“流转有钱拿,到基地务工可以领工资,四年后还可以分红。”长期封闭的毛坝村民多数对种植茶叶并不看好,段天术带领村支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员们挨家逐户地上门发动,最终打消了村民的种种顾虑,支持村里产业发展。
2018年以来,毛坝村积极引进龙山县天一茶叶公司、启洋农业种植公司,发动种植大户和致富能人,采取“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600亩种植黄金茶,建立5个茶叶基地和葡萄、枳壳种植基地,带动全村516人就业,其中有贫困户286人,发放土地流转费用及务工工资200余万元。
“二组的周金香去年在茶叶基地务工领得工资10000余元,陈家沟的赵霞领得6000元……”每家每户的“收入账”,段天术都放在心里。2019年,毛坝村集体经济收入8.2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以上,整村顺利脱贫。
美生态兴旅游,产旅融合守乡愁
红岩溪畔的毛坝村渡船口茶叶基地翠绿惹眼,村民正忙着除草,河中造型别致的翻水坝上,游客忙着拍照、戏水,成为209国道边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为众多游客夏日游打卡地。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后头。”段天术站在红岩溪河边刚建好的停车坪上凝眸远眺,心里谋划着毛坝村发展的长远规划:利用红岩溪穿村而过的优势,整合沿河的葡萄园、无人区、茶叶基地、安置区等资源,发展漂流、采摘体验、露营、农家乐为一体的产旅融合乡村游,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目标。